如何教小朋友情緒管理? 做好這10步,輕鬆教出高情商孩子!

孩子的社交和情緒發展,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特別是0-13 歲的孩子們,這是他們人格建設的最關鍵時期。在這重要的歲月裏,孩子們很需要了解他們周圍的世界,以及他們在這個世界所擔當的角色。孩子會在這個階段學習、學會同理心、建立友誼、懂得合作和妥協。他們了解到生活可以是一系列的談判和了解別人對自己的要求,他們也會學習到陪伴朋友面對挑戰的樂趣。
那麼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該如何幫助他們度過這段複雜而美妙的旅程呢?通過將小儀式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感恩、同理心、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和辨認他人的需求。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經歷過溫暖、愛、安全感,和依戀的孩子,會傾向成長為善良、自信和高情商的成年人。你只需一些時間,做一些小小的活動,就可以為孩子奠定終生高情商的基礎。以下是關於如何將一些社交/情感學習融入日常生活的十個想法,你不用一次性做完全部的技巧,你只需要把你感到舒適的小儀式加入到生活中,那麼孩子就會有更多接觸美好事情的機會。
1.教導孩子常懷感恩的心

從小就向孩子介紹感恩的概念,可以引起他對環境和微小事物的關注,並為這些生活中的小部分注入滿滿的正能量。例如在你們每次親子活動或郊遊結束時,在孩子面前分享一些您喜歡的事情,然後分享您感激的一件事和一個人,接著要求您的孩子也這樣做做看。 這會鼓勵孩子思考別人對自己的影響,以及自己可能對身處的環境所產生的影響。
有時候在親子活動結束後,你也可以跟孩子分享:「今天在公園散步很開心呢!不只是天氣很晴朗,而且剛剛還有樂於助人的姨姨幫我們打開公園的大門,真的很感恩。」
2. 教導孩子一天結束後進行自我反思

在每天結束時,或是睡覺前與孩子共度的親子時段,都是一個很適合進行一個簡短的反思時刻。你可以引導孩子想想他們今天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你可以鼓勵孩子用簡單直接的句子說出來,這樣孩子會更有機會說出內心複雜的情緒!除了讓孩子放下心防訴說自己的內心世界,你還可以這樣與孩子交流說說:「經過了一天,你有甚麼憤怒/悲傷/失望的想法想要表達出來呢?」
「你今天最喜歡的事情是什麼? 你今天有最不喜歡的事情嗎?那是什麼呢?」
引領著孩子去理解不同情緖的這個過程,你越習慣用簡單的字句去定義和解釋,就會讓孩子越容易理解情緖是什麼一回事。
3.陪伴孩子多到戶外走走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讓孩子在戶外玩耍,可以鼓勵他們的獨立性與探索技能,而且能幫助孩子更自然輕鬆地入睡。長遠來說更會讓孩子的身體健康起來,例如降低孩子近視、肥胖和得到多動症症狀的風險。
4. 和孩子一起閱讀!

一份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報告發現,在托兒所的孩子,每天都會平均閱讀5本書,這些孩子透過閱讀和聆聽所接觸到的單詞量,比那些從未閱讀的孩子足足多了 140 萬個單詞! 所以說閱讀真的是早期孩子學習中不能忽視的一步。該研究團隊強調,在書中看到的單詞更複雜,而且其文字結構也與我們的日常對話不盡相同。如果孩子能花更多時間閱讀, 孩子的單詞庫也會變得更加豐富和多元化。
5.與孩子玩角色扮演

作為一位兒童心理學家,我很常聽到父母說「我喜歡和我的孩子一起玩。我也喜歡手工藝、藝術、閱讀、到遊樂場玩。。。但我討厭陪伴孩子玩角色扮演。」陪伴孩子玩角色扮演總有種讓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精力與腦力的感覺,對於久經孩子考驗、並且工作忙碌的父母們,確實很難鼓起精力來玩這種遊戲。
但其實短短15分鐘,陪伴孩子玩角色扮演會為你的孩子帶來多種學習成果!陪伴孩子玩角色扮會鼓勵孩子進行社交學習、學會解決問題、情緒表達和探索不同的詞彙。陪伴孩子玩角色扮演能讓孩子嘗試到新的角色,並透過自己新的角色來探索自己和他人的不同面向。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通過玩角色扮演, 孩子的想像力會更豐富, 而想像力豐富的孩子能夠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逆境,並培養出更具創造性的解難能力。
陪伴孩子玩角色扮演也不只是限制在家裏才能進行,你試試把這個遊戲融入到你陪伴孩子步行上學的時間、洗澡時間、或是睡前時段。。。任何最適合您與家人的時間,都值得開始這個15分鐘的角色扮演遊戲!
6. 陪伴孩子做家務

雖然家務活對父母來説像一件苦差事,但本性喜歡樂於助人的孩子們可不是這樣覺得!如果你想讓孩子來幫忙做家務,可以為他們安排較適合他們年齡的家務活,過程中還會帶給孩子新的學習成果。簡單的家務如:開飯前擺放餐具、吃飯後把盤子帶到廚房、鋪床等等,都可以鼓勵孩子獨立,最重要的是會培養出一種溫暖窩心的家庭感。被安排家務的孩子,會開始理解到他們有自己的角色,這都會幫助孩子學習建立對他人的同理心、管理自己的行為,以及幫助他人。
7. 來個晚飯後的家庭儀式

你的家庭在晚飯時間結束後,接著就是一段空白時間嗎?這個時候其實很適合作為親子時間,來連繫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例如你可以先播放一些音樂,然後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都可以隨著音樂舞動起來。開始前可以讓所有家庭成員都可以選擇一首歌,這會讓每個人都更享受其中!
不要看小晚餐後的空白時段,這可是孩子們在睡前消除精力的好時機,同時也是家庭成員聚在一起的儀式感。而對於成年人來說,這更是一種有趣的方式來結束他們的一天。當孩子哈哈大笑並並嘲笑著爸爸的舞蹈,這都是快樂難忘的回憶。不過如果您不喜歡跳舞,那麼去散步或是玩桌上遊戲會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平日一家人未能聚在一起,因為下班時間啊的差異而需要個別單獨吃晚餐,那我們就把週末晚上的時間撥出來吧!不管是什麼活動和時間,要維繫家人之間的關係就是要找到你與你的家庭的專屬飯後家庭儀式,並且令每個人都會享受其中。
8. 講講一天內發生的事

很多數據都指出,家庭的進餐時間很重要。但我也明白這並不適用於每個家庭的生活模式。這個時候你可以把重心放在讓家庭成員分享各自的一天。找一個你們認為最放鬆舒適的時間,然後簡單地詢問彼此的一天,並談論一下當天所發生的事情。
有時候,當我們在孩子放學後急着問孩子他的一天過得怎樣,孩子可能會覺得比較突兀。因此,如果可行的話,可以在晚飯時或睡前來與孩子分享您的一天過得怎樣,然後再詢問孩子的一天過得如何。通過首先分享您自己的經驗,然後讓您的孩子分享他們的經驗,來讓孩子開始分享他們的感受與經歷,增加親子之間的聯繫。
9. 全部家人聚在一起的晚餐

總會有家庭成員因為忙碌的工作,或是突然而來的加班,而讓一家人的無法在最適合時間進餐。但即使每週一次,讓家庭每位成員都圍在桌邊共度晚餐,這對家庭中的年輕成員,也可以是年長的成員,都是維繫感情和促進各代交流的好機會。這個時候更能為孩子樹立到餐桌禮儀的榜樣。通過成員之間的對話和經驗分享、接觸健康的飲食習慣,一家人的關係會更牢固,對彼此的了解也會更加深刻。
10. 向孩子說我愛你

相信「我愛你」這句話,您一定曾經對您的孩子說過,但你是有準備的每天告訴你的孩子「我愛你」嗎? 「我愛你」這句話會給予我們溫暖,會強調你與孩子之間的連繫是有價值的,受到保護的 。 無數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對父母有強烈依戀, 信任和安全感的孩子,在生活的幾乎每個領域都會表現更加出色。 知道自己被愛,會給孩子勇氣, 希望、和快樂。 而且被父母的愛的孩子也會更願意繼續愛更多人!
歡迎你按此,了解由郭博士和英國倫敦大學精神科醫生Dr Farhana一起為亞洲的家庭所準備的HappyMe安定孩子情緒遊戲和故事。

3個方法與孩子一起正面迎接蛇年,迎接好運
3個方法與孩子一起正面迎接蛇年,迎接好運我們很快就會送走龍年跟孩子一起迎接蛇年。很多時候家長會在這段期間,看看我們屬於甚麼生肖,在這段期間要準備好甚麼,才能好好準備迎接蛇年。其實我們如果能在心靈上進行大掃除,做一點斷捨離,這都能夠幫助我們用一個更好的心態。以一個更健康的心態面對蛇年。今天我

3大方法,幫助子女解除焦慮!

用這三個方法,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
用這三個方法,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想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但又不知道從何入手?在這篇文章中,我兒童心理學博士Rosa會與你分享三個方法,幫助你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第一個方法:認同小孩的觀點,然後同理如果你對於小孩的不開心做不到甚麼,你可以做的就是同理。有顆明白的心能夠幫助人排解情緒。如果你的小孩的負面情緒和那個情況的嚴重性不成比例,要記住一點:我們都會儲起情緒,當我們找到避風港,才會一次過釋放和感受這些情緒。然後我們才會冷靜下來。你可以嘗試說:「外面下雨,你一定很失望對吧?」、「我知道要你放下玩具,過來吃晚餐很困難,不過現在是晚餐時間。」、「我知道你想如其他小朋友一樣晚點睡覺。」為甚麼這個方法能夠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有兩個原因:第一,當小孩體驗到被同理後,也會自己發展出同理的能力。第二,同理能夠幫助小孩根據他們自身的經歷了解,有甚麼觸發到他們有這樣的情緒。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感受原來有一個名字可以形容,對於學習情緒管理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早期學習工具。第二個方法:容許小孩表達情緒否定或者看輕小孩的情緒,會帶給小朋友一個訊息就是原來有些感受是可恥,不能接受的。有些小朋友甚至會聯想到,因為自己有這些可恥的情緒,自己整個人也是可恥的。因此,我們要接納小朋友的情緒。否定小孩的恐懼或者憤怒不會令他們停止有這些情緒,反而有可能令到他們抑壓這些情緒。不幸地,被抑壓的情緒不會自己消失,因為情緒應該要抒發出來。這些被抑壓的情緒困住了,找不到一個出口,因為他們沒有被有意識地被管理,現在只會不受控的彈出來,例如當小朋友不懂得以言語表達自己的感受,就會容易出現打人的行為。所以,作為小朋友身邊的大人,我們應該教導小朋友,我們可以接納不同的情緒不同情緒,但我們可以選擇以什麼方式來回應這些情緒。你可以嘗試說:「你因為弟弟弄壞了你的玩具,感到十分生氣,我明白,你也知道在這個家,我們是不打人的。嘗試用言語告訴弟弟你的感受。」、「你對於今天的校外考察好像感到很憂慮。在我讀幼稚園的時候,也對於校外考察感到很緊張。讓我們來討論一下這件事,好嗎?」為甚麼這個方法能夠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因為接受小孩有不同的情緒,其實在幫助小孩接納自己的情緒,這樣能夠讓我們自己消化情緒,更好的調整情緒。如果我們真的想教導孩子管理情緒,真的千萬不要等到孩子憤怒了,才來教導孩子管理情緒。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一步一步教導孩子管理情緒,讓挑戰來臨時,孩子已經能夠懂得面對。《HappyYou一整年快樂計劃》內裏有一個故事,名叫《歪掉的單車輪》,這個故事教導孩子當學習一個新事物,例如踏單車,總會遇上令我們感到沮喪的時候,我們該如何用健康的心態面對失敗:https://app.happyyoufamily.com🚨好消息來喇!🚨

聰明父母這樣做!幫助孩子暑假學自律
聰明父母這樣做!幫助孩子暑假學自律漫長暑假來到,孩子的時間到底要怎麼安排才好?讓孩子學才藝?報名參加夏令營活動?到補習班加強課業?或是安排全家出門去旅行?這些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計畫。在這篇文章中,我兒童心理學博士Rosa會與你分享三個方法,幫助你善用這個暑假,搞出自律的孩子!第一個方法:在小孩年紀最小的時候開始給他們朗讀書本不只是在睡前時間朗讀,你可以買硬卡書和軟布書當作小孩的第一批玩具,把它們與零食一起放在媽媽包裏隨身攜帶。創造「舒適時間」,這個方法用愛和擁抱着閱讀,連繫你與小孩一起。任何時候當其中一人需要小休一會,拿本書閱讀給小孩。小孩發脾氣後、午飯時間時、放學後、當你在享用咖啡時,任何時間也可以是舒適時間。最近,我與一個11歲的小孩聊天,他分享給我說,他一天內最快樂的時間是晚上和媽媽一起躺在床上,一起聊天和講故事。所以千萬不要低估你和小孩一起閱讀的時間!第二個方法:小孩識字後,也不要停止朗讀的習慣這個小貼士很重要。只要小孩願意,繼續保持朗讀的習慣。持續朗讀給小孩能夠引起他自己閱讀的興趣,及發展他的技能。另外,還能為你們討論關於價值觀和選擇的話題提供不少靈感。作為家長,如果你覺得疲倦,可以引導小孩自己閱讀,講故事。因為講故事的過程訓練了小孩的三大能力。第一,總結故事的技能。因為小孩要短時間內吸引家長的注意力,所以學會要綜合故事內容。第二,前後鋪排的技能。因為小孩以口述方式分享給家長聽。在分享之前,他需要思考先說甚麼,後說甚麼,自己組織、鋪排故事的邏輯順序。第三,專注力。在分享之前,小孩需要抑壓所有不關事的東西,想清楚故事內容是甚麼,然後專心講故事給家長聽。講故事雖然看似簡單,但其實已經訓練了小孩三個能力。第三個方法:嘗試用漫畫吸引不願意閱讀的小孩對有些小孩來說,漫畫是個開始閱讀的起點,因為相比章節書,漫畫沒有這麼可怕。以Bill

兒童心理學博士:4招引導孩子做2024年度回顧,激發2025潛能!
兒童心理學博士:4招引導孩子做2024年度回顧,激發2025潛能!我們即將踏入2024年的尾聲。來到一年的尾聲,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讓我們陪伴孩子回顧過往一年,我們有甚麼做得好的地方,有甚麼是我們希望來年也會繼續努力。今天我

教導孩子3個聖誕節意義
教導孩子3個聖誕節意義聖誕節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讓孩子留意一下自己身邊美好的小事情,亦可好好感恩身邊曾對自己好的人。今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