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老爺奶奶隔代教養不協調?】兒童心理學家為您提供10個小貼士幫助你和平化解| 祖父母管教面對現實,生活逼人,許多爸爸媽媽都會外出工作,公一份婆一份,大家一齊肩負家庭經濟開支,照顧孩子的責任就交予長輩分擔。 長輩成了「隔代父母」,他們管教及照顧孫兒,難免會有自己的一套,父母看在眼裏不是味兒,卻又束手無策,有如啞子吃黃連,有口難言。兩代管教出現紛歧,影響孩子成長之時,又影響三代關係,怎麼辦?祖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着一個奇妙而特殊的角色。其中部分原因在於,他們可以特別優待孫兒女——比如,他們可以帶孫兒女去吃冰淇淋,或者在孫兒女來訪時讓他們晚一點睡。當三代能和平共處,祖父母的出現會讓父母的生活更輕鬆,父母也很尊重長輩,讓長輩感到自己被晚輩珍惜。但是當祖父母干預、干涉或削弱父母的話語權,或者當父母忘記考慮祖父母的感受時,問題就會出現了。作為一個兒童心理學家,我深深明白如果三代也能好好相處,這真的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因此,我在這篇文章中提供10個小方法,幫助你和長輩了解各自的角色和責任。遵循這些建議將有助於讓你的家庭良好運作——不僅是現在,而且也有益於以後幾代人。給你(作為孩子的父母)的建議1. 多往好的方面想如果你作為父母,你感覺孩子的祖父母好像一直在壓住你,那就請嘗試開始了解和明白他們的出發點其實是好的。和我們所有人一樣,他們也可能會犯錯誤,或者還沒有意識到他們正在跨越某些界限。也許他們不確定你想要什麼或不想要什麼,因此你可以清楚地讓他們知道怎樣才能幫助你。當長輩感受到自己是被包容,被關懷和被需要,他們會更容易接納我們的意見。2. 不要批評對於祖父母來說,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要批評他們。沒有人喜歡被評判或指責,當受到批評時,我們大多數人會變得具有防禦心和憤怒起來,然後我們就會關閉溝通的大門。這樣想吧——誰願意靠近一個總是評判自己的人呢?與其批評,不如問問自己如何能幫上忙。請關注積極的方面,這會爲你們的關係更為融洽帶來非常神奇的作用。延伸閲讀:怎樣說孩子會聽?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分享三大方法3. 當邊界被長輩跨越時, 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應對不請自來的建議很少會令人開心接納,如果是來自父母或公婆的建議,在你的耳中,這些建議很可能被你理解為批評。你可以說「我非常感謝你的專業知識。如果我需要幫助,我會來請教你。」或者「我知道你可能對此事有不同的看法,但如果你能按照我的方法來做,我會十分感激你。」  給長輩一個角色,讓他們覺得自己有辦法為你作出貢獻。如果他們很難理解育兒和醫療知識,就邀請他們與你一起參加育兒課程或跟兒科醫生見面的活動。這樣,他們就可以提出問題,學習能夠支持你的好方法。這樣才不會導致兩代人之間的仇恨,並且能夠真正的解決問題。如果祖父母對孫兒女說,「你的爸爸媽媽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或「我永遠不會這樣做的」或對父母說「你對孩子太嚴格了」,那麼他們就真的越界了。如果他們自作主張的在公開場合對你說,「我認爲你應該用不同的方式去做」或者「我就是這樣做的」,那麼他們也對你的規則和想法缺乏尊重。作爲一個家長,這時候你必須確保你向孩子的祖父祖母們清楚地陳述了你的界限。當孩子的祖父母在暗中質疑你的時候,你可以對他們說一句:「我感謝你的關心或擔心。我對自己的做法很滿意。」你可以在心中默念這句話來平靜自己:「上一化有他們的處事方式,我有我的處事方式,這並不代表我是錯的,我有能力處理我們之間的分歧。」4. 支持你的伴侶 請你在育兒方面支持你的伴侶。有時你可能需要不得不告訴自己的父母退後一點,因爲他們打擾了你的行動和生活。雖然這一點很重要,但一定不要讓長輩覺得自己是你的負擔。你可以清楚向長輩說明你的界限(例如:請你在想探訪我們之前,先來電告知我們一聲,好讓我們準備一下,這樣能讓我們先打掃一下,令你更舒適。」但要設法讓祖父母也感到尊重、尊敬和需要。比方說,你的丈夫不想讓你的父母在他們來訪時呆得太久。雖然這是他的問題,但他也必須支持你與你的父母保持良好的聯繫。你們倆都可以決定作爲夫妻的界限是什麼。首先把專注力放在與你的伴侶達成共識,確保你們不會在孩子祖父母面前解決這個問題或者有爭執,這會讓他們感到不舒服。當你們達成共識了,然後才向長輩溝通你的需要或期望。5. 如果從小你與上一代就有相處的問題,那麼請先好好處理你與上一代之間的問題如果從小你與上一代就有相處的問題,那麼請先好好處理你與上一代之間的問題。不要把你未解決的問題牽涉到下一代;找出真正問題的所在。要意識到,這可能是因為你自己作爲父母存在不安全感,導致你把從祖父母那裏聽到有用的建議當成了批評。如果有必要,請引導他們以更好的方式向你表達他們的看法,令你在聆聽上一輩的意見時,不會感到被削弱或被批評。6. 在仍然有機會的時候,好好享受三代在一起的時間最重要的是,努力做到這一點。父母需要他們的父母,祖父母需要他們的孩子和孫子。這段關係對所有人都有益,但不會永遠持續下去。無論你住得近還是遠,請盡力找到讓每個人都成爲彼此生活的一部分的方法,好好陪伴大家享受天倫之樂。給祖父母(爺爺奶奶)的建議1. 除非有人問,否則不要說 不請自來的建議很少受歡迎,並且來自父母或公婆的建議很可能都被當成批評。如果你尊重這個界限,那麼孩子可能就會詢問你的意見,這時候你就能自由地表達你的建議和智慧——你還有更多的機會對他們產生一些影響。如果你有一個你覺得不能或不應該被忽視的大問題,請和適當的人說一下徵求其許可(最好可能是對你的孩子說),不要在孫子面前說。並且運用你的策略和時機。2. 不要困在中間左右為難 當你的孫子向你抱怨他們的父母時,不要讓他們把你夾在中間。他們可能會告訴你,他們的父母不會給他們買他們想要的東西,或者他們不會讓朋友在家裏過夜。我們可以用富於同理心的方式迴應,但不要偏袒或貶低父母。因為這樣做會為家庭帶來更大的麻煩。3. 清楚知道自己的界線祖父母們,請確保你是幫助而不是在打擾下一代。當爺爺奶奶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是你愛孫子孫女的機會,是你成爲智者、嚮導,教練和老師的機會。你的目標是愛和支持,而不是批評或過度批判下一代。這對你和你的孩子來說都是比較好的。不僅如此,如果你能這樣做,孩子也會非常感恩你在他們身邊陪伴他們和孫兒女一起成長。不要僅僅是做一個祖父或祖母,你一定要讓你的生活充滿你自己的興趣和目標。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是在承擔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和完整的責任,這樣你的孩子或孫子就不會覺得自己有責任讓你的生命變得更完整。試着放下那些你希望事情如何發展的要求或期望。相反,從事情的進展中獲得快樂。不要讓期望阻礙你享受和欣賞這一刻。如果你認爲你的兒媳應該更多地邀請你過來,也不要過分爲此耿耿於懷,只需享受你被邀請參加的家庭聚會活動即可。要經常與子女保持溝通,以消除彼此間的分歧。4. ...

Read More

小朋友唔肯做功課?兒童心理學家12招讓小朋友乖乖坐定做功課小朋友唔肯做功課,做事三催四請,相信是很多家庭正在面對的事情。家長很多時候也會認為自己有責任確保孩子在學校能有良好的表現,因此做功課這件事容易令父母和孩子之間產生爭執,傷害親子關係。作爲父母,當我們感到自己有責任讓孩子完成功課,這代表我們需要從孩子身上得到一些東西 ----- 我們需要孩子完成功課, 並獲得成功。 作為一位兒童心理學家, 我想對你說:如果你認為自己有責任確保孩子完成功課,這會把你放在較弱勢的位置,因爲你的孩子並沒有義務完成你想要的東西。涉及功課的爭執實際上就會變成你和孩子之間一場控制權的爭奪戰。你的孩子會開始爭取更多的控制權,只為有權對自己的生活做出選擇,而你卻覺得作爲父母,你的任務就是控制孩子。所以你們雙方都更努力地戰鬥,最終激發了家庭內部的的戰爭, 你和孩子也兩敗俱傷。事實上,如果孩子真的不在乎自己有沒有完成功課,不管你怎樣做,你也沒法強迫孩子完成功課。我們應該把專注力放在幫助孩子培養好的習慣,從而提升孩子的學習動力。過去十多年來,我也陪伴不同的家長一起面對孩子不願意做功課這個問題,我親眼看到孩子會用許多富有創造性的叛逆方式來拒絕做功課。這些帶有創造性的方法包括:孩子可能會忘記做作業,或者做了作業卻不交,又或者做得很草率或粗心 。這些只是孩子們試圖抓住他們所擁有的那點小小控制權的幾種方法而已。當這種情況開始發生時,父母會感覺越來越失控,所以他們會懲罰、嘮叨、威脅孩子, 有些家長甚至會幫助孩子完成功課。一旦你和孩子開始進入爭執中,隨着你和孩子的爭吵,你們的焦慮感會加劇,孩子只會反駁得更厲害,這令你更加傷心,從而令你的聲線又再提高,有時候甚至你已經不記得自己當初罵孩子的原因是因為什麼了。對於父母來說殘酷的事實是,你不能讓你的孩子做任何事,更不用說功課了。但你能做的是設定界線,並尊重孩子的個人選擇,並幫助孩子鼓勵自己。你可能在想,「你根本不了解我的孩子。我無法鼓勵他做任何事情。」許多父母都會告訴我,他們的孩子沒有動力做好自己的本份。我卻覺得孩子們其實是有動力的——只是他們的動力可能並非如你希望的那樣。我在這篇文章中與你分享12個具體的方法,這些方法能幫助你引導孩子好好學習,而不是對孩子嘮叨,威脅,或與孩子無休止的鬥爭下去。此外,請記住,如果你比你的孩子對他的事情更為擔心、恐懼、失望和在意,請問問你自己「我心中真正擔心的是什麼?這到底是我的責任, 還是孩子的責任? 」請記住,當你對孩子的行為過分擔憂,孩子就沒有需要承擔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你這樣做其實是妨礙了孩子的成長。1. 停止與孩子的爭吵從今晚開始不要再與孩子因為他有沒有完成功課與否而爭吵。 讓作業留在它該留在的地方——在老師和學生之間。請專注於你的職責,就是幫助你的孩子完成他的職責。你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而不要替他完成他應該做的事情, 包括他的功課。2. 先休息一下如果你感到很沮喪,就先不要專注在孩子有沒有完成功課。 先休息一下吧。畢竟你的血壓上升對你和孩子來說都不是好事。同時花5到10分鐘讓你的孩子也冷靜下來,如果你有留意到孩子的聲線開始提高,他的心跳也開始加快,那就讓你的孩子也冷靜一下。3. 幫助孩子規劃時間幫助孩子規劃時間,以下這些方式也是很有效的:鼓勵孩子每天晚上同一時間做功課功課要在家裏的客廳完成, ...

Read More

子女挑戰底線怎麼辦?孩子故意 唱反調? 兒童心理學家8招讓孩子好好與你溝通孩子故意 唱反調? 子女故意挑戰父母底線的行為真的會令父母很頭痛!到底為什麼我們的親愛的寶貝在我們剛要求她不要扔玩具之後, 仍會把玩具扔到地上,然後還傻笑呢?這是因為孩子很邪惡嗎? 還是孩子討厭我們…敏感、帶有強烈的情緒、缺乏控制衝動的能力,孩子通常以這些方式來表達他們的需求和感受, 其實這些行為對孩子來說也沒有任何意義的, 孩子並不是故意令你生氣的。對於這些表現簡單的解釋是, 孩子很難管理自己衝動性的行為,所以孩子很容易會把這些衝動性的行為直接表達出來。換句話說,你的孩子很可能會理解,你不希望她打你或她的兄弟姐妹和寵物。孩子也理解你不希望她把她的食物或水倒在地上,哀嚎和尖叫,但由於孩子很難管理自己衝動性的行為, 所以她還是做了這個行為。儘管她傻笑,但這並不是孩子是故意這樣做, 同時也不代表孩子帶有惡意。作為一個兒童心理學家,我想與你分享第一個規則:永遠不要把孩子的衝動性的行為放在心上。孩子對我們的愛、感激和需要是他們無法以言語表達的。請你每天多次提醒自己這個真理直到你能好好記着這一點。我們要對孩子的行為抱有一個更健康和正面的看法。我們要尊重孩子這一刻所處的發展階段,而不是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樣懂得規範自己的行為。孩子這一刻受到的刺激太多有時孩子會通過衝動性的行為,來讓我們知道這一刻他所面對到的刺激實在太多了。以下我想與你分享一個例子有一日,當我正在教導親子班時,班上有一位孩子開始推他的媽媽。當刻我就知道了孩子感到累了,他有點受夠了。我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我就告訴孩子:「我不希望你推媽媽,我知道你在告訴我們你覺得累了,你想準備回家了,對嗎?」但後來這位家長與另外一位家長討論了一下,忘記了回家的事,這位孩子又再次推了他的媽媽。我意識到他的媽媽真的把這件事忘記了,所以我說:「孩子,對不起喔,我知道剛才我們有告訴你我們要離開的了,然後媽媽開始跟朋友聊天了,就忘了, 謝謝你提醒我們,我們需要離開了。」另外有一次我所工作的兒童心理學研究室進行了一個戶外活動,當時有一位四歲的孩子一反常態地粗魯地向他的媽媽說話。我當時愣了一下(他怎麼可能這樣呢?),但我決定保持鎮靜,我對那位孩子說:「我並不能讓你這樣跟你的媽媽說話....來, 我想好好與你談一談。」當我與這位孩子到了一個角落後,我們好好作了溝通,我當刻才發現我們已經大約走了最少兩小時,這位孩子只是用他這個年紀的方式,也就是四歲的方式,以衝動性的行為向我們表達他真的累壞了。孩子正在表達:「爸爸媽媽,請你向我解釋清楚。」很多時候當我們看到孩子有衝動性的行為,或者孩子故意挑戰我們的底線,僅僅是因為他們沒有得到一個直截了當的回答,孩子想知道「如果我這樣那樣,你會怎麼做? 」他們也可能想知道,「如果我在週一下午問你, ...

Read More

孩子總是「一言九頂」 , 經常頂嘴? 兒童心理學家分享六個方法讓你學會應對會頂嘴的孩子 我們都知道孩子會對父母展示很多不尊重和粗魯的行爲:例如,他們會摔門,翻白眼,告訴你他們討厭你。父母會非常擔心和沮喪,想知道這些行爲是孩子故意頂撞父母,還是僅僅屬於「粗魯和輕微的不尊重」。那麼父母怎麼才能知道這些叛逆和粗魯的行爲是否已經越界或者太過分了呢? 你認爲什麼是「不尊重」? 當人想故意傷害別人時,我們會故意互相辱罵,貶低他人,傷害他人。 區分不尊重和一般粗魯的行為的一個好方法就是考慮其背後的意圖。 也許你的孩子只是在表達他不開心的感覺和他想要更多自由的期望?他是否會用一些粗魯的行爲來表達他的不滿,比如摔門、跺腳、說話時突然離開現場、發脾氣或翻白眼?你需要理解這是孩子受挫的一種表達,而不是有意的不尊重, 挑釁,或想要傷害你。家長要堅持這個想法,而不要因爲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不滿而分心。例如,如果問題是關於他的家務,那就堅持下去——不要讓孩子粗魯的行為(比如摔門、跺腳)轉移你的注意力。孩子的無禮取鬧是他的問題,而不是你的問題。不要參與其中。不管他有多不開心,你都要施加適當的限制並堅持你認爲正確的事情,這樣你才能處理好這件事。 「讓孩子的無禮取鬧成爲他的問題,而不是你的問題。不要參與其中。不管他有多不開心,你都要設下適當的限制並堅持你認爲正確的事情,這樣你才能處理好這件事。」 假設你告訴你10歲的孩子,他不能在晚上用手機,但是你發現他在睡覺的時候還在發短信。我認為這只是孩子試圖控制自己的生活, 並嘗試制定自己的規則的笨拙嘗試。我能理解孩子想有更多的自主權, 我會溫和而堅定地向孩子再次表達這個界線。 ...

Read More

孩子做事總要三催四請?兒童心理學家6招幫你教好被動的孩子! 不管是睡覺、收玩具、出門、吃飯…等不同的事情,孩子好像都只想着自己要做的事情, 根本完全不理會我們的提醒與警告,經常要家長不斷地三催四請也不加理會,直至家長大吼了,孩子才心不甘,情不願地去做。 遇到這樣的狀況,家長該怎麼辦才好呢? 為什麼要孩子做他該做的事這麼難?作爲父母,我們經常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如果孩子不想做一件事,只要我們強迫孩子去做,孩子就會做這件事。事實上,試圖強迫孩子來做這件事往往只會適得其反。 你不能僅僅因爲你很在乎某件事就強迫孩子也要在乎這件事——事實上,強迫孩子做這件事只會令孩子更討厭這件事。更嚴重的是, 這件事會變成你和孩子之間的權力鬥爭。如果你比孩子更在乎他的學業成績,這就有問題了。 如果你留意到自己想強迫孩子在乎眼前這件事,請你先停下來問一問自己這個問題:「我的孩子對於這件事情有什麼責任? 而我的責任又是什麼? 」如果你的孩子沒有完成他的功課,那麼作爲父母,你的責任就是讓他對此負責並且教會他現實世界是如何運作的。在現實世界中,如果你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你就不會得到報酬。 教導孩子每一個行為也有後果, 讓他知道一個差的選擇會導致什麼後果,但家長請記住,不要以為僅僅因爲你在乎這件事就可以讓孩子去乖乖做他的數學功課。「後果」存在的意義並不是令孩子變得主動:你給予孩子後果只是因為你正在盡父母的責任。這裏的要重點是:你不能通過強迫另外一個人的行為而令他們在乎眼前這件事。相反,家長的角色是成為孩子的榜樣,身體力行成為讓孩子尊敬的人。 作爲父母,我們常常覺得自己要對孩子生活中的行為負責,但我們要明白事實並非如此。 最終,孩子需要爲他自己的選擇而負責。 ...

Read More

你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與你分享八個情緒管理技巧 有位媽媽對我說:「教養孩子的道理我都懂,但是每次看到孩子搞破壞,我就忍不住發火!我當然知道我不該對孩子大吼大叫,但是情緒上來了,控都控制不住!怎麼辦呢?」 的確,孩子在生活中不同的行為真的很容易把家長逼到快要崩潰的邊緣。例如孩子不乖乖吃飯、亂摔東西、在學校裏打架罵人、不準時起床上學、隨便發脾氣… 陪伴孩子成長,很難做到不生氣。 每次脾氣一上來,我們想剎都剎不住車啊! 為什麼我們總是忍不住就對孩子發脾氣? 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我們容許自己對孩子發脾氣和生氣。當我們在面對孩子時情緒失控,我們正在讓孩子左右我們的行爲。但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要有足夠的理性,保持冷靜,才能以平靜的心好好引導孩子做良好的行為。 很多時候,當父母面對孩子的負面行為時,都會不加思考就作出反應。我們認爲自己需要立即控制孩子,而不是先花一點時間去想一想:「等一下,我先停一停, 讓我先平復自己的情绪,然後再來教導我的孩子。」 避免自己情緒失控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你情緒失控,並認識到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失控的。這對於父母來說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幸運的是,父母通過後天學習可以獲得這一技能。 當你試圖管理孩子的行爲, 而不是你的情緒時,你其實是在說:「我受不了了。我需要你(孩子)作出改變,这樣才能讓我感覺好點。」 (事實上,我也曾聽父母對他們的孩子說過這樣的話: 「閉嘴! 你不要再尖叫了! 否則我也會尖叫的! 」 ) 當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時,你的孩子通常也會冷靜下來。這就是一個秘訣。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