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 Smith 掌摑事件我們該與孩子思考的5件事, 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分析
不同的人對Will Smith 掌摑事件都有不同的看法與說法, 您比較支持Will Smith 還是Chris Rock?
作為一個兒童心理學家, 我有特別留意大家對今次這件事的反應, 我留意到今次很多人也會在不經意間淡化了Will Smith 的暴力行為, 我們可以細想, 如果今次Will Smith 手上所持有的並不是一個巴掌, 而是一把槍, 到底這件事會怎樣發展?
社會上所發生的事情就是非常好的教學內容, 讓孩子向前人借鑒, 不要再次犯相同的錯誤。在這篇文章中, 我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會與你分享今次Will Smith 掌摑事件我們該與孩子思考的5件事, 讓您能教出為自己行為負上責任的孩子。
第一點:我們要教導孩子: 愛一個人不等於你可以做出瘋狂的事情

當Will Smith 掌摑Chris Rock後, 他說了一句 ”Love will make you do crazy things. (愛會讓你做出瘋狂的事情)” 這是一句非常危險的句子, 因為如果這句子成立, 這就代表我們可以「以愛之名」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我們要清楚分辨「愛」和「暴力」, 不可以用「愛」這個美名內淡化一切暴力的行為。
我十分反對家長對孩子說「打在你身, 痛在我心」或者嘗試用暴力的方式來教導孩子, 因為眾多兒童心理學的研究發現, 一個在年幼的時候被父母打過的孩子, 長大後的暴力傾向也會較大(Durrant & Ensom, 2012)。
第二點: 當我們不容許孩子面對憤怒的情緒, 孩子就會用更激進的方法來解決這個情緒

如果你細心留意Will Smith 掌摑Chris Rock之前, 其實有一刻他也正在為Chris Rock 所說的笑話而微笑。兒童心理學有一個詞語叫做”toxic masculinity”, 這個概念表達了很多時候我們也不容許男孩子哭泣, 或者感到難過, 我們傾向不太習慣看到男孩子有較為弱者的一面。”toxic masculinity”這個概念說明了我們寧願見到一位男士用暴力解決問題, 也不希望看到一位男士哭泣。
從Will Smith 的笑容, 我們可以形容這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如果用冰山理論來解釋這個現象, 其實當Will Smith 正在笑的時候, 他的內心已經會感受到萬般滋味: 包括羞愧, 失望, 沮喪。一個情商高的人會給予自己一個空間, 甚至可能與太太商量: 「你需要我說一些什麼嗎? 」然後才給予一個回應 (因為說實話, 女人就真的不能夠會自己發聲嗎? 女人就真的需要一個男人為了保護自己, 而用暴力解決問題嗎? 我相信沒有人樂見今次的掌摑事件)。相反, 明顯地在今次這件事, Will Smith並沒有好好容許自己與憤怒情緒共處, 在心理學上我們知道: 當我們不容許自己面對憤怒的情緒, 這個情緒就會用更激進的方法來彰顯出來, 造就了今次這件事。
所以我們要細想, 平時我們會否對孩子說「哭什麼呢! 男孩子哭什麼! 」, 這一類的負面句子並不能教導孩子與自己的情緒共處。相反, 我們要對孩子說「所有的情緒也可以被接納, 我們有權選擇以怎樣的方式回應這個情緒。」
第三點: 我們要教導孩子美麗是多面的

Chris Rock 說了一個笑話暗地裏嘲諷Will Smith太太(Jada Pinkett) 脫髮, 其實Jada 是因為患上了alopecia areata(圓禿), 是皮膚科常見疾病, 而產生脫髮的問題。其實小朋友每一天在學校的環境裏也會接觸不同的人, 他們也會因為種種不同的原因而令他們的外貌與別人不同, 這可能包括了這些孩子受到濕疹, 糖尿病, 甚至兒科癌症的困擾。我們要從小教導孩子美麗是多面的, 同時也教導孩子我們要把專注力放在一個人的特質, 例如這個人非常努力, 做事用心, 而不是把過多的專注力放在一個人的外貌上。
就好像Tesla 的負責人Elon Musk 他的母親 (Maye Musk)一樣, 她今年已經七十三歲, 她真真正正做到age gracefully (優雅地老去), 所以我們要從小教導孩子美麗是多面的, 一個人內心美麗的特質, 遠比起他的外表來得更加重要。
如果你的孩子是4 - 12歲, 參加由郭博士和英國倫敦大學精神科醫生聯同英國倫敦大學合辦的happy you 線上親子故事會, 讓孩子輕輕鬆鬆在故事中受學習安定自己的情緒, 同時提升孩子的中英文能力: https://learn.drrosakwok.com/happy_you/
第四點: 我們絕對可以接納自己憤怒的情緒, 但我們要留意自己以怎樣的方式回應憤怒這個情緒

Will Smith 也是一個人, 他也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 所以當別人嘲諷自己的妻子, 他會感到憤怒也是完全正常的。很可惜的是, 他用了一個錯誤的方法來回應自己憤怒的情緒。作為一個成年人, 他絕對有權以不傷害他人的方式, 同時表達自己的感受, 例如他可以選擇仍然走向台, 以嚴正其詞的方式表達, 這個笑話有點過火了, 傷害了他人, 一個笑話如果傷害了他人, 就已經失去了要為大家帶來歡樂的初衷。
更可惜的是, 當這件掌摑事件發生的時候, 他的三個孩子也在現場, 我們要想一想這個掌摑的行為到底正在向孩子們宣講一個怎樣的訊息呢? 孩子慢慢就會相信原來人在自己憤怒的時候, 即使自己以暴力對待他人, 也可以用一句「 愛會讓你做出瘋狂的事情 」來淡化自己一切惡行。
第五點: 我們要記得即使藝人也只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 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到最後, 我們要提醒孩子, 我們每天在電視螢幕上所看到的藝人, 例如最近灼手可熱的巨星, 包括Mirror, 《聲夢傳奇》歌手炎明熹, 鍾柔美, 等等, 也只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 有時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當我們要別人相處的時候, 要留意自己所說的話,留意自己會否忘記了對方也不過是一個平凡人, 我們的話語會否帶有攻擊性? 過去已經發生了多宗案件, 藝人因為未能承受輿論的壓力, 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例如我們所懷念的哥哥, 90後男演員黎嘉駿, 等等。我們要教導孩子輿論的壓力, 讓孩子知道我們要為自己所說的話負上責任。
Reference:
Durrant, J., & Ensom, R. (2012). Physical punishment of children: lessons from 20 years of research. CMAJ, 184(12), 1373-1377.

3個方法與孩子一起正面迎接蛇年,迎接好運
3個方法與孩子一起正面迎接蛇年,迎接好運我們很快就會送走龍年跟孩子一起迎接蛇年。很多時候家長會在這段期間,看看我們屬於甚麼生肖,在這段期間要準備好甚麼,才能好好準備迎接蛇年。其實我們如果能在心靈上進行大掃除,做一點斷捨離,這都能夠幫助我們用一個更好的心態。以一個更健康的心態面對蛇年。今天我

3大方法,幫助子女解除焦慮!

用這三個方法,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
用這三個方法,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想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但又不知道從何入手?在這篇文章中,我兒童心理學博士Rosa會與你分享三個方法,幫助你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第一個方法:認同小孩的觀點,然後同理如果你對於小孩的不開心做不到甚麼,你可以做的就是同理。有顆明白的心能夠幫助人排解情緒。如果你的小孩的負面情緒和那個情況的嚴重性不成比例,要記住一點:我們都會儲起情緒,當我們找到避風港,才會一次過釋放和感受這些情緒。然後我們才會冷靜下來。你可以嘗試說:「外面下雨,你一定很失望對吧?」、「我知道要你放下玩具,過來吃晚餐很困難,不過現在是晚餐時間。」、「我知道你想如其他小朋友一樣晚點睡覺。」為甚麼這個方法能夠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有兩個原因:第一,當小孩體驗到被同理後,也會自己發展出同理的能力。第二,同理能夠幫助小孩根據他們自身的經歷了解,有甚麼觸發到他們有這樣的情緒。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感受原來有一個名字可以形容,對於學習情緒管理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早期學習工具。第二個方法:容許小孩表達情緒否定或者看輕小孩的情緒,會帶給小朋友一個訊息就是原來有些感受是可恥,不能接受的。有些小朋友甚至會聯想到,因為自己有這些可恥的情緒,自己整個人也是可恥的。因此,我們要接納小朋友的情緒。否定小孩的恐懼或者憤怒不會令他們停止有這些情緒,反而有可能令到他們抑壓這些情緒。不幸地,被抑壓的情緒不會自己消失,因為情緒應該要抒發出來。這些被抑壓的情緒困住了,找不到一個出口,因為他們沒有被有意識地被管理,現在只會不受控的彈出來,例如當小朋友不懂得以言語表達自己的感受,就會容易出現打人的行為。所以,作為小朋友身邊的大人,我們應該教導小朋友,我們可以接納不同的情緒不同情緒,但我們可以選擇以什麼方式來回應這些情緒。你可以嘗試說:「你因為弟弟弄壞了你的玩具,感到十分生氣,我明白,你也知道在這個家,我們是不打人的。嘗試用言語告訴弟弟你的感受。」、「你對於今天的校外考察好像感到很憂慮。在我讀幼稚園的時候,也對於校外考察感到很緊張。讓我們來討論一下這件事,好嗎?」為甚麼這個方法能夠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因為接受小孩有不同的情緒,其實在幫助小孩接納自己的情緒,這樣能夠讓我們自己消化情緒,更好的調整情緒。如果我們真的想教導孩子管理情緒,真的千萬不要等到孩子憤怒了,才來教導孩子管理情緒。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一步一步教導孩子管理情緒,讓挑戰來臨時,孩子已經能夠懂得面對。《HappyYou一整年快樂計劃》內裏有一個故事,名叫《歪掉的單車輪》,這個故事教導孩子當學習一個新事物,例如踏單車,總會遇上令我們感到沮喪的時候,我們該如何用健康的心態面對失敗:https://app.happyyoufamily.com🚨好消息來喇!🚨

聰明父母這樣做!幫助孩子暑假學自律
聰明父母這樣做!幫助孩子暑假學自律漫長暑假來到,孩子的時間到底要怎麼安排才好?讓孩子學才藝?報名參加夏令營活動?到補習班加強課業?或是安排全家出門去旅行?這些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計畫。在這篇文章中,我兒童心理學博士Rosa會與你分享三個方法,幫助你善用這個暑假,搞出自律的孩子!第一個方法:在小孩年紀最小的時候開始給他們朗讀書本不只是在睡前時間朗讀,你可以買硬卡書和軟布書當作小孩的第一批玩具,把它們與零食一起放在媽媽包裏隨身攜帶。創造「舒適時間」,這個方法用愛和擁抱着閱讀,連繫你與小孩一起。任何時候當其中一人需要小休一會,拿本書閱讀給小孩。小孩發脾氣後、午飯時間時、放學後、當你在享用咖啡時,任何時間也可以是舒適時間。最近,我與一個11歲的小孩聊天,他分享給我說,他一天內最快樂的時間是晚上和媽媽一起躺在床上,一起聊天和講故事。所以千萬不要低估你和小孩一起閱讀的時間!第二個方法:小孩識字後,也不要停止朗讀的習慣這個小貼士很重要。只要小孩願意,繼續保持朗讀的習慣。持續朗讀給小孩能夠引起他自己閱讀的興趣,及發展他的技能。另外,還能為你們討論關於價值觀和選擇的話題提供不少靈感。作為家長,如果你覺得疲倦,可以引導小孩自己閱讀,講故事。因為講故事的過程訓練了小孩的三大能力。第一,總結故事的技能。因為小孩要短時間內吸引家長的注意力,所以學會要綜合故事內容。第二,前後鋪排的技能。因為小孩以口述方式分享給家長聽。在分享之前,他需要思考先說甚麼,後說甚麼,自己組織、鋪排故事的邏輯順序。第三,專注力。在分享之前,小孩需要抑壓所有不關事的東西,想清楚故事內容是甚麼,然後專心講故事給家長聽。講故事雖然看似簡單,但其實已經訓練了小孩三個能力。第三個方法:嘗試用漫畫吸引不願意閱讀的小孩對有些小孩來說,漫畫是個開始閱讀的起點,因為相比章節書,漫畫沒有這麼可怕。以Bill

兒童心理學博士:4招引導孩子做2024年度回顧,激發2025潛能!
兒童心理學博士:4招引導孩子做2024年度回顧,激發2025潛能!我們即將踏入2024年的尾聲。來到一年的尾聲,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讓我們陪伴孩子回顧過往一年,我們有甚麼做得好的地方,有甚麼是我們希望來年也會繼續努力。今天我

教導孩子3個聖誕節意義
教導孩子3個聖誕節意義聖誕節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讓孩子留意一下自己身邊美好的小事情,亦可好好感恩身邊曾對自己好的人。今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