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方法幫助你和孩子增進關係!激發大腦發育!你也想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今天我 兒童心理學博士Rosa會跟你分享3個方法,幫助你增進與孩子間的關係,讓你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第一點,留意孩子甚麼時候有興趣分享自己想說的話。我明白當我們在忙手上的事情,然後孩子跟我們說:「我有些事情想要分享!」其實我們作為孩子身邊的大人,當下我們可能真的有事情在忙,未必能把注意力都給孩子。不過我們也要明白的是當孩子想要分享的時候,如果我們沒有把注意力都給孩子,晚一點我們再問孩子關於他的事情時,孩子就會有較大機會已把「門」關上,不願跟我們講話了。我也明白有時候孩子找我們時,我們真的很忙,我們要如何表達自己的忙碌以及讓孩子知道我們晚一點會想再聽聽看,陪伴孩子一起聊聊他想分享的事,當中的表達方式很重要。例如我們當下真的很忙,我們可以跟孩子說:「聽起來,你對於接下來的鋼琴考試真的感到很大壓力,我的線上會議準備要開始了,不過我聽得出來面對鋼琴考試這回事對於你來說真的很重要。今晚你下課、我下班後,我們再來好好聊聊這個好嗎?」雖然孩子很想要現在就跟我們分享他的感受,而我們也明白我們跟孩子聊天會希望是在孩子準備好分享,我們也準備好自己的耳朵和心跟孩子進行溝通,所以我們就可以讓孩子知道到了晚上自己下班、孩子下課後,再來一起探討這件事。第二點,練習以有同理心的方式回應。孩子在一天中,可能會說了不少聽起來像是頗有攻擊性的話語。孩子可能會說:「爸爸你的音樂品味很差!你明明知道我很討厭這位歌手,為甚麼你還要放他的歌呢?」或是孩子可能會說:「媽媽!我今天過得很辛苦!這都是你一手造成的!」我們一不注意的時候內心的火就冒起來了,我們可能會說:「你怎麼可以這樣說?!你過得不好跟我有甚麼關係?」孩子說這類說話時,其實他內心想說的是「我今天真的過得很糟糕很辛苦,我很希望有人聽聽我訴苦。」所以我們也可以帶有幽默感和同理心回應孩子,例如我們可以回應孩子說:「是嗎?Beyond的歌真的很好聽,我很喜歡Beyond。不要緊吧,或是我現在可以先關掉音樂,我們可以聊聊天或是來找一些我們都喜愛的音樂。」另一個回應孩子說「今天過很糟糕,全都是你的問題!」的方式是「聽起來你今天過得很不順利,發生甚麼事了嗎?」根據我跟1萬位學生相處的經驗,我發現當我以有同理心和幽默感的方式回應學生的時候,很多時候當學生抒發感受後,他們也會跟我說:「對不起,我剛剛不是有心這樣講的。不過我剛剛真的感到很大壓力,自己衝口而出,我只是當下很不開心。」當我們以富有同理心的方式回應孩子後,其實他們都會反思,會想想其實自己剛剛這樣說,不是他不喜歡我們或是想要攻擊我們,只不過是當一整天下來,所有事情都像是過得很不順遂時,孩子當下容易感到煩躁,而當有人接住他的情緒,他就會比較容易進入一個反思的狀態。第三點,增進與孩子之間的連結。我明白家長和孩子都很忙碌,所以我們難以額外找時間與孩子連結。既然如此,我們就看看在一日內有沒有一些小時段可以增進你與孩子間的連結。例如早上幫孩子梳頭的時間會不會就是讓你關心孩子,抱一下、親一下孩子的時段?我之前跟敏芝聊天時,她就說自己很堅持每天如果可以的話都會自己載孩子上學,因為她說「在車裡面時只有她跟孩子兩人,沒有其他外人。」她覺得這個小時段是增進親子關係最好的時段,她亦說每天她送孩子上學、抱抱孩子,兩人的內心都能充滿電,可以準備好面對好一天的挑戰。你也可以想想看在一天之中,有哪些小時段適合你和孩子增加連結,讓彼此都充好電面對當天挑戰。兒童心理學小孩焦慮時需要的不是叫他勇敢,用這三個方法,教出自信的孩子 Read More親子溝通三個方法幫助你和孩子增進關係!激發大腦發育! Read More兒童心理學【最新研究】做這兩件事,會令孩子越來越聰明! 【最新研究】做這兩件事,會令孩子越來越聰明!你也想要教出聰明的孩子?今天我 Read More兒童心理學【哈佛研究】想教出快樂的孩子?家長要教孩子三件事 【哈佛研究】想教出快樂的孩子?家長要教孩子三件事你也想要教出快樂的孩子?今天我 Read More教養難題這個食物會令孩子越來越蠢!家長要知! 這個食物會令孩子越來越蠢!家長要知!研究顯示, Read ...

Read More

會否讓孩子接觸電話、手提電腦? | 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訪問數碼營銷達人Ivan So 你如何看孩子使用不同的電子產品,例如電話、電腦?其實很多IT界的達人 像是臉書創辦人也不會想讓孩子太早接觸不同的電子產品。今天我 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很高興能夠邀請到IT界達人 Mr. Ivan So。他會跟我們分享一下自己作為一位IT界的達人,他又會不會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Ivan亦會跟我們分享一下同時亦作為一位創業家的他是如何教導孩子金錢觀的。我們立即來看看。Rosa: Ivan老師是一位IT達人,我知道你在英國時也是唸computer science(計算機科學)。我知道很多IT界的達人和領袖都會很抗拒孩子年紀很小就用3C產品,甚至會不許孩子們使用很多電腦軟件。Ivan老師是如何看孩子使用3C產品和各種軟件的?Ivan: 我猜最主要的是怕孩子會有近視。近距離觀看小小的螢幕,我讀過一些研究報告說「如果在30cm以內看電子產品,眼球會很受壓。」其實讀書和做功課時也是的,這樣讓眼球受壓,導致更易加深近視。如果孩子年紀小小就得了近視,可能會在玩樂時變得較不方便,也會較易受傷,所以會讓孩子較少接觸電子產品。我太太尤其緊張的部分是孩子會因為常看Youtube之類 ...

Read More

最近這幾年也十分流行講關於steam教育,你會否要求孩子要盡早接觸coding, steam, AI(人工智能)?| 訪問數碼營銷達人Ivan So Dr. Kwok: 近年來人們都在討論孩子的STEAM/STEM教育,也會有很多家長希望孩子從小就已經能夠提升他的「科學能力」。人工智能也是近期的熱門話題,其實家長在跟孩子們使用一些人工智能軟件時需要注意甚麼?今天很高興能夠邀請到IT界和數碼營銷的達人Mr. Ivan So來跟我們分享一下,他作一位IT界的達人,他又會否要求孩子從小接觸科學以及盡早學會Coding(編碼)?Ivan也會提醒我們,我們跟孩子使用一些人工智能的軟件時需要注意甚麼。我們立即來看看吧!Dr. Kwok: Ivan老師也是一位IT達人,最近這幾年也十分流行講關於steam教育,你會否要求孩子要盡早接觸coding、AI(人工智能)、steam?Ivan: 孩子是大概知道我在做甚麼的,我很喜歡研究數位行銷方面的事物。有時候孩子的老師會要求他畫出父母的職業,我的太太就「訓練」了孩子回答說:「爸爸是從事SEO的」(搜尋引擎優化)。老實說他應該不知道SEO是甚麼,但是他起碼知道爸爸從事的行業的名稱,這就像一顆種子,先種了在他的腦海中,不知道何時會發芽,但是我們不要小看孩子的認知能力,我認為可以盡早讓孩子知道這個東西。至於coding方面(編碼),孩子會玩玩看那些給小孩們玩的簡易編碼,玩了一會,他好像沒有很感興趣,我也沒有強烈地要他玩。至於STEM和STEAM教育,我們有買了一些在做小實驗的遊戲跟孩子玩玩,嘗試在各種不同的小實驗中看看他會不會感興趣,不過似乎他並未有特別濃厚的興趣。還是那一句「強迫不了就先不硬要他做這件事吧」到了他有興趣的時候,他時不時會問我一些問題,譬如我們去完泰國旅遊回來,他又突然會問我說「泰國有多少人?」之類的,不知為何他會這樣問。而我也會把握那個時機,他發問的一刻是他很想要知道那個知識,其實我可能也不知道正確答案,我就立即上網查看一下原來是有多少人口這樣子。然後他又會問我「全世界到底有多少輛車子?」我真的不知道,我也是上網搜尋後才發現原來有約20億輛,然後我就會立即告訴他。他很想要知道某些東西時,我就盡量給他那些資訊,因為只要過了那一刻,他就可能會對此失去了興趣。所以我就盡量做好這個協助的角色,我就像是一個「人肉Google」,我只是負責幫他Google搜尋一下,因為他不懂使用Google。 我幫他搜尋後再把資訊告訴他,希望他要是感興趣,就會慢慢記住,他也真的會記得。我是有養狗的,在溜狗的時候,狗狗可能會在路邊小便,我們那隻是狗女兒,他就會心想為甚麼女的會這樣坐著小便,男的則是會站著小便,然後他就能慢慢辨認到狗狗的性別。他會告訴同學們,可能他覺得自己很厲害吧,他都知道一些同學們不知道的事。不過如果他會自滿的話也是有一點點好處的,這代表原來你有越多的知識,你又好像真的會厲害一點,他亦因此會想要多知道一點東西,這也是他的一種動力。Dr. ...

Read More

小朋友扭計點處理? 兒童心理學家分享五步溝通法 小朋友扭計點處理? 當我們形容自己的小朋友「好曳」,這是一個對人不對事的言語。孩子並不會明白他真正做錯了些什麼。很多時候家長也會配合一些方法來懲罰孩子,希望用這個方式來令孩子學懂自己做錯了,所以很多家長也會要孩子罰站,例如站在家庭中的那一個角落,令孩子「面壁思過」。可惜,這一類的懲罰,也會令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父母「遺棄」。即使你作為孩子的家長,你會告訴我:「我當然不是在遺棄我的孩子。」,但這就是孩子真正的感受。而且,當孩子認為自己「好曳」,這會增加孩子的壞行為的記憶,令孩子不停重複做錯誤的行為。那麼,如果我們不能說孩子「好曳」,並且不能懲罰孩子。我們該怎樣與孩子溝通,才能讓孩子學懂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在這篇文章中,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會與你分享五個有科學根據的步驟,讓你一步一步教出懂事,負責任的孩子。 在這篇文章中,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會與你分享五個有科學根據的步驟,讓你一步一步教出懂事,負責任的孩子  第一點:教導孩子以言語表達自己的需要。第二點:在你想糾正孩子的行為之前,請你先與孩子正在經歷的情緒做連結第三點: 陪伴孩子一起消化複雜的情緒第四點:當孩子正在經歷情緒風暴時,請不要嘗試與孩子談邏輯第五點:我們要努力禁止自己想懲罰孩子 第一點:教導孩子以言語表達自己的需要。如果你認真思考一下,在孩子有偏差行為的底層下,這代表着孩子正在經歷怎樣的情緒?孩子會做偏差行為,很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面對複雜的情緒,並且不知道該如何與自己的情緒好好相處。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幫助孩子以言語表達他的需要,來教導孩子提升他的情商,例如我們可以對孩子說:「我明白這一刻的你十分生氣,你很想破壞這件物品。」「我明白你這刻正在哭泣,因為你真的很想在這個公園玩耍多一陣子。」「我明白這一刻你正在哭泣,因為你不想與媽媽離開學校。」「我明白你叫媽媽閉嘴,是因為這刻的你十分生氣。」「我明白你說你討厭媽媽,是因為我們現在要離開公園了,你很失望。」「我明白你對我說你沒有偷吃曲奇,但我真的看到你的嘴上有朱古力,我明白這一刻的你害怕把真相告訴我。」在這五步溝通法中,第一步是最困難的。因為第一步要求我們平靜自己的心,不要因為孩子的過激言語,牽動了自己內心的憤怒。我們要練習不論孩子對我們說些什麼,我們也要努力以同理心回應孩子。我們要努力看到孩子過激言語背後隱藏的情緒,並與這個情緒做連結,這是最快能平靜孩子波動的情緒。第二點:在你想糾正孩子的行為之前,請你先與孩子正在經歷的情緒做連結當然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他們不能每一刻也隨心所欲,我們需要教導孩子界線。當我們願意從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孩子就會更加願意打開心扉,接納父母所給予自己的界線。我們可以對孩子說:「我明白這一刻的你十分受傷和憤怒,你也知道我們這個家庭是不會打對方的。讓我們以言語向弟弟表達你的需要。」「我明白你想繼續與弟弟一起玩耍,但現在是睡覺的時間了。我明白這令你十分失望。」「我知道你很希望我會容許你做這件事。你也知道在這個家庭中,我們不會對對方說「閉嘴」,但你可以感到傷心和憤怒。」「我知道這刻的你感到害怕,你也知道我們這個家庭對對方坦誠,我們會跟對方說出真相。」第三點: 陪伴孩子一起消化複雜的情緒當孩子正在面對憤怒的情緒,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的目的是要向孩子提供一個有安全感的港灣,讓孩子平靜地面對情緒風暴。讓孩子能在一個富有安全感的地方覺察和接納自己的情緒。當家長願意這樣陪伴孩子消化他的情緒,慢慢孩子長大,他就能夠學懂自己消化自己的情緒,並且做一個高情商的人。第四點:當孩子正在經歷情緒風暴時,請不要嘗試與孩子談邏輯當孩子正在經歷情緒風暴時,他的大腦正被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素沖昏頭腦,在這個狀況下的孩子並不能利用自己大腦的邏輯去好好思考。當我們接納了孩子複雜的情緒,孩子會感到與你更加親近,孩子會更願意打開心扉去聆聽為什麼即使當我們感到憤怒時,我們不該叫他人「閉嘴」,(因為這兩個字會傷害他人的感受),打人(因為這會傷害他人的身體),說謊(因為這個行為破壞了大家多年來所建立的信任)。第五點:我們要努力禁止自己想懲罰孩子我們不需通過懲罰孩子將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有偏差。如果你懲罰孩子,大量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已經告訴我們,這只會令孩子做更多偏差行為,例如說謊、不聽話、不尊重他人。孩子的內心完全知道那些行為是可以被接納,那些行為是不該發生的。孩子只需要你的幫助來陪伴他一起面對波濤洶湧的情緒,同時孩子也需要我們陪伴他,讓他學懂如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良好的行為從來都不是罵出來的,當你願意相信孩子有好的那一面,孩子好的一面就會展示出來。如果你的孩子也是3至13歲,歡迎你按此,了解一下由我 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以及英國倫敦大學的精神科醫生 Dr. Farhana,我們一起為香港家庭所準備的HappyMe——安定孩子情緒遊戲和故事系列。在HappyMe之中,你的孩子會透過兒歌幫助自己學會,如何有效地安定自己的情緒。我會把HappyMe的免費體驗會的連結,放在留言區和資訊欄,你也可以去看看。 ...

Read More

趁着奧運,引導孩子好好思考的7個問題 奧運精彩進行得如火如荼,相信你的心情也隨着香港選手們的精彩表演而起起伏伏,當我們與孩子一起觀看比賽時,其實這也是一個好好引導孩子思考的機會! 當我們在觀看奧運比賽時,除了關心比賽賽果,我們也可以藉此機會與孩子一起探討運動員背後的故事,同時也陪伴孩子一起關注運動員台上精湛的表現背後所付出的努力。 我們也可以與孩子討論有關如何可以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同時也給予我們一個機會與孩子討論有關於追求自己定下的目標,並且一步一步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以下是一些你可以通過奧運會與孩子討論的問題 1你認為我們怎樣能找到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事? 2你喜歡做些什麼? 3對於你來說,以下那一個對你來說更加重要?1,你做得好而被別人認同,2,當你知道自己已經出盡力,問心無愧這個感覺? 4你想做的事什麼?你認為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 5你景仰和敬佩運動員的表現嗎?為什麼你有這樣的看法? 6當你長大後,你想成為下一代的榜樣嗎?這對你來說代表着什麼? 7有沒有一些運動是你特別想嘗試的? 當我們觀看奧運會的比賽時,很多時候我們也看到運動員在運動場上的光輝和成功,但我們卻很少會留意這些光輝背後所埋藏着的辛酸。特別是很多職業運動員也需要從小開始接受訓練。 到底成功的奧運選手背後,他們的父母是怎樣栽培他們,讓他們找到自己的方向,並且為自己的目標努力進發?以下我為你從奧運選手的爸爸媽媽身上整理了一些重點,你也能栽培出自信、目標清晰並且願意為自己的目標努力奮鬥的孩子。 ...

Read More

怎樣說孩子會聽?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分享三大方法 怎樣說孩子會聽? 我們都十分關心孩子,但當我們關心孩子時,孩子卻常常把我們的話當「耳邊風」,好像如果我們不發火,孩子就不會行動。這真的令到父母十分沮喪。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在這篇文章中與家長分享三大方法,幫助你和孩子拉近距離,令你擁有更緊密的親子關係。 1. 接納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感受會影響他們的行爲 孩子的感受會直接影響他們的行爲,即使孩子的行爲有時會讓你感到十分困惑,例如: 孩子會因為餐盤裡的紅蘿蔔朝著「錯誤」的方向而忽然情緒崩潰(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如果孩子在你的面前做了一個你不想看到的行為,例如尖叫,請先認清孩子行為背後的情緒,敞開心扉去接納孩子的感受,並向孩子表達我們理解他的感受,這能幫助孩子安定下來。 否定孩子的感受只會加劇問題 你希望教孩子接納自己的感受和情緒,所以不要讓孩子否定自己的情緒。了解爲什麼放「錯方向」的紅蘿蔔會讓孩子如此生氣,比起我們認為孩子的反應過大來得重要得多。請不要急於懲罰孩子,你真正想做的是啓發和指導孩子,懲罰孩子並不會讓你達到這個效果。 你可以這樣做 想象一下你正在向朋友抱怨工作上的事情,他們的回應是1)責備你;2)質疑你的反應;3)提供一些沒用的建議;4)同情你;5)對你進行心理分析——相信你定必會感到十分生氣。所以,將心比心。請別這樣對待你的孩子。你可以用以下的方式與孩子溝通... 請用不帶批判性的言語來與孩子溝通,讓孩子看到你關心他的感受:「我看到要綁鞋帶令你感到很沮喪。」 幫助孩子把他的感受說出來,讓孩子能學習不同情緒的名字,例如:「那條頑固的鞋帶真令人沮喪」這樣子,孩子便能學習到原來這個複雜的情緒叫做「沮喪」。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