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快速提升孩子的中英文能力! 香港大學副教授分享!
很多家長都會希望孩子能夠透過看故事提升閱讀能力,但是實質上怎樣做才能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呢?
今天我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很高興能夠邀請到香港大學言語治療師Dr. Anita Wong,來跟我們分享一下,如果我們想要通過故事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有甚麼事情是我們要注意的。
Dr. Anita Wong很著重孩子們的早期言語發展,她對於孩子的早期閱讀能力及發展很有研究。對於我們要如何透過故事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Dr Wong 提醒我們, 我們要思考的是:為甚麼我們希望孩子喜歡閱讀?
這個答案,有可能是因為想要讓孩子認識世界、了解自己;或是希望讓孩子有一個活動可以有意義地消磨時間;或是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那麼,我們希望孩子培養閱讀興趣的目的是甚麼呢?
Dr. Anita Wong認為透過閱讀培養語言能力其實是一個結果,未必是一個首要的動機。如果要培養孩子的長期閱讀興趣,不是短暫性習慣的話,這部分很需要幾發出孩子的主動性——主動希望透過閱讀來了解這個世界。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去認識自己、發揮創意,以及讓他有一個活動來消磨時間。
Dr. Anita Wong提醒各位家長們,切忌過於心急,導致過程本末倒置。如果我們已經知道要從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入手,Dr. Anita Wong有些小建議給予我們的:首先我們要讓孩子可以作主,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可以挑選他喜歡讀的書。如果孩子對動物、海洋生物感興趣,那我們也可以讓他挑選自己想要讀的書籍!我們要避免強迫孩子,家長們不要因為聽說這本書很好 ,然後就強迫孩子閱讀這本書。有時候孩子可能因為書本的封面吸引了他,那就讓他從這本書開始培養閱讀興趣吧!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從孩子的興趣入手。
我們也知道很多家長為了增加孩子的詞彙量,會購買一本字典讓孩子背誦。Dr. Anita Wong表示這個行為對增加孩子的詞彙量是沒有效用的。因為我們與人溝通時也不是一個一個字吐出來的,而是把一些句子串在一起。我們會跟別人分享自己的故事,或是分享他人的故事。所以我們可以給孩子多讀一些故事性強的書本。而且學習單字其實也是需要一個語境的,這時候故事能夠提供一個很好的語境。
有時候家長也會不為意,有的故事之中也會經常重複出現某些單字、詞語。所以儘管孩子只是讀了這個故事一遍,如果這個單字經常出現,其實孩子就已經學會了這個字詞了!
有時候孩子會喜歡讓家長重唸同一個故事無數遍。讀了無數遍後你自己都感到變沉悶了,但孩子還是很想要再重讀、聽你重唸一次這個精彩的故事。如此多次重複讀故事,不只是可以讓孩子學習詞彙,甚至能讓孩子學到一些重複的句式。所以讓孩子多聽是一件好事,不要害怕重複性喔!
有些家長跟孩子讀故事時,有的是家長自己唸,有的是他們一人扮演一個角色。Dr. Anita Wong都會把這些方法推薦給大家。扮演角色是挺好的做法,
但在扮演角色時,家長與孩子的輪流聽講要拿捏到一個平衡。最壞的情況就是只有家長在講,忽略了孩子的參與。所以Dr. Anita Wong更建議我們跟孩子讀故事書時,最好做到「共讀」——即是說一起閱讀。家長可以唸一點內容,然後讓孩子接力唸接下來的內容。在我們朗讀的時候,也可以聆聽孩子在理解故事時,有沒有遇上什麼問題。如果他有問題或是有甚麼想要說的時候,我們要適時作出引導,積極地回應孩子,以及引伸孩子的說話。一起與孩子發展這篇故事,一起去讀完這篇故事。
大家如果想要對Dr. Anita Wong的研究有更多了解,可以點擊下面這個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CLASHKU
如果你的孩子也是4至12歲,我鼓勵你了解一下由我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以及英國倫敦大學的精神科醫生 Dr. Farhana,我們一起為香港家庭所準備的Happy You親子故事會。在一個為期8星期的線上親子故事會之中,我們會教導孩子一些社交技能讓孩子跟其他朋友、長輩的溝通方式變更好: https://learn.drrosakwok.com/happy_you/

鑽石山荷里活廣場凶案片段網上瘋傳,心理學家3大建議教你處理情緒困擾

會否讓孩子接觸電話、手提電腦? | 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訪問數碼營銷達人Ivan So

最近這幾年也十分流行講關於steam教育,你會否要求孩子要盡早接觸coding, steam, AI(人工智能)?| 訪問數碼營銷達人Ivan So

孩子「鬧極唔聽」?心理學家分享鬧之前先考慮這3點!
孩子「鬧極唔聽」?心理學家分享鬧之前先考慮這3點!成長中的小孩子少不免有調皮搗蛋的時候,為人父母想必也很頭疼。為什麼孩子總是不聽我話?明明罵了很多次,他是「明知故犯」嗎?如果你曾經也問過這些問題,以下內容或許能幫助你探進小孩心。在這篇文章中,我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會跟你分享責罵前可考慮的3大要點。比起責罵,一場知心的親子對話更有助小孩茁壯成長! 一、與孩子連結有時候,孩子「不聽你話」可能因為他根本沒聽見你的要求。試想想,當你全神貫注於工作中,甚至因為遇上不如意事而深陷煩躁、憤怒或失落的情緒時,你會聽到其他人的說話嗎?可能未必,小孩更是如此。因此,與其調高聲量對孩子大喊,不如主動親近孩子,蹲下來也好,緊握孩子的手也好,用孩子的視線觀察他,例如,

管教見微知著!兒童心理學家分享三個孩子容易忽略的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