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切忌3種行為,傷害子女弱小心靈!
我們都希望教出快樂、成功的孩子,但是原來在生活中有3個行為我們一不小心做了的話,會對孩子的心靈健康帶來負面影響。今天我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會跟你分享家長要避免的3大行為。
第一個行為:沒有在孩子面前告訴他父母要「如何修復關係」

很多家長的心態很好,不想要讓孩子看到家庭中的風波,所以很多家長也會告訴我他們會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起爭執。但是始終人非聖賢,我相信我們在家中始終也是會有機會與伴侶發生爭執。我也想要給你們一顆定心丸,其實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已經顯示,相比起一種假惺惺的、表面的風平浪靜,其實很多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已經顯示當一對夫妻能夠通過爭執和溝通後,能夠讓孩子看到他們如何修復關係,如何在尊重他人的狀態下同時亦能表達得到自己的需要的話,其實這對夫妻對孩子的心靈影響會遠勝於一對表面風平浪靜、看似沒有爭執,但是其實也沒有溝通的夫妻。所以我們家長要避免的不是家庭中的爭執,而是當我們有了爭執後我們有沒有告訴孩子:「其實前兩天你看到父母在爭吵,我知道你也有聽到。你放心,父母現在也在處理這件事。有時候,儘管是我們深愛的人也會讓我們感到生氣,這個也是正常的。因為爸媽的觀點不同,我們現在也有找不同的方法來處理這件事。」其實最重要的是我們有跟孩子討論這件事,讓孩子看到在一段關係中,不論是朋友、親人 或是我們愛的人也有機會讓我們感到生氣,最重要的是在生氣過後我們要如何處理這件事。
第二個行為:把子女和其他孩子作比較

有時候我也聽到不少家長會用一些簡單的詞語來形容孩子。譬如我聽過有家長說「我有兩個孩子,一個是腦袋,一個則是四肢。」意思就是家長想說有一位孩子的頭腦比較敏銳,讀書成績可能比較好,而另一位孩子可能在運動上比較有天賦。其實這類標籤也會讓孩子感到壓力,因為被稱讚是「腦袋」的那位孩子在學業上面對到挑戰時,開始會自信心受挫,會覺得自己匹配不起父母給自己的這個名字,即是說應該要頭腦清醒、學業成績好。同樣地,另一位被父母形容為「四肢」,運動上比較有天賦的那位孩子,當他面對到在運動上需要付出努力,好像要多花心機才能獲取成功的時候,這位孩子也會容易自我懷疑。所以其實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專注於孩子做得好的部分,他有付出努力的部分,讓孩子知道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我們有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也有可以有進步空間的地方。
第三個行為:沒有信守承諾

我知道我們都希望教出一位一諾千金的孩子,我們希望孩子答應了別人的事情都會做到,所以我們也要注意會不會有時候我們會忘記了曾答應孩子的事情,我們自己又有沒有信守對孩子的承諾?
想孩子學懂更多美德?
好消息來喇!
由宜家起,你即可以 #震撼早鳥優惠 每日大約$12,訂閱《HappyYou一整年快樂計劃》(原價:$8888)。名額有限,先到先得!小朋友全面Level Up,足不出戶都可以學習到情緒管理技巧,同時改善中英雙語能力!我們的故事主角性格樣貌各異,你的小朋友或者你都可能會從中找到自己,從而更認識自己和孩子的需要。無論閱後感如何,我們都鼓勵你和孩子坦誠分享,每個人的情緒都值得受到肯定。
立即訂閱
點解要揀HappyYou:
故事結局會根據同小朋友嘅選擇而有所改變,吸引小朋友睇落去,增強學習效益!
所有內容均由Dr Rosa同Dr Farhana親自監督,又有英國倫敦大學支持,內容全部有科學根據
。
故事由英國專業教師以標準英式發音加上郭博士以地道嘅廣東話朗讀,提升中英文聆聽
能力。
故事中英對照,由中大專業翻譯員翻譯,程度較深嘅單字都備有中英解釋,大大提升小朋友雙語詞彙量
。
家長可以向郭博士或Dr Farhana 提問有關孩子發展、學習嘅問題,獲得專業且具科學根據嘅意見。
適合對象:3-12歲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