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孩子的關係更好嗎?兒童心理學家五步讓你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親密感是將家庭凝聚成為一體的粘合劑,親密的家庭關係能讓感情跨越千里,支持各位家庭人員渡過艱難時期,同時讓大家的美好時光變得更好。親密感就是一個家庭的蜜糖,讓你遇上人生各種坑窪不平時,都能感受到甜蜜的幸福。
親密感很難有適合每個人的定義。但當我們能感受到親密感,我們都知道它的存在。例如一天工作後與伴侶平靜地依偎在一起,或是傷心時在好朋友的肩膀上哭泣,親密感都是我們感到與他人建立密切聯繫的真切感受。
那麼如何建立彼此的聯繫,甚至是加深親子/伴侶之間的親密感?The Gottman Institute認為要創造良好的親密關係,那就回歸及認識它的實際本質。建立一段關係,它的基石是我們每天對所愛的人的小舉動,以及我們向孩子/伴侶所給予的回應。這只是建立親密關係的基本開始,就像是一段樂章的序曲,為一段親密關係打開序幕,而後續的感情維繫與經營,就用可以用以下的方法:
1. 主動回應對方來表達你對他的重視
在幸福的關係中,無論是戀人、朋友、父母和孩子之間、都需要以積極的方式做出行動並得到對方的回應,這樣幸福的關係才會維繫下去。即使是很小的行動,對於建立幸福感都是至關緊要的。伸出援手,並收到回應的過程,一次又一次的重複就會讓感情的基礎打得牢固,從中增加彼此之間的信任度。這樣就會讓我們更有可能再次與那個人聯繫,互相交流和討論的內容也會更深入。
如果有人在向對方表達「我擔心我的工作」並展開交談時,如果他得到對方善解人意的回應,他會更願意去詳細說明他的情況與心情,也會更願意向他的伴侶尋求支持。這都是因為他從開始表達自己不安與焦慮時,他接受到別人的信任,得到了別人對自己的關懷。而這種互動,就是讓我們感覺到與他人更親近的原因。
相反,如果伴侶說出「我擔心我的工作」,但他所説的話被忽視,或者受到任何沒有同理心的回應,例如對方説:「你真沒用!這也不懂得如何處理嗎?」他就不太可能想繼續談下去,從而就失去了讓這段關係有加深的機會。因為他在開始表達自己不安與焦慮時受到傷害了,所以內心建了一個小牆,讓他在將來不太可能再那麼主動去敞開自己心扉。
2. 積極給予孩子回應
上一點提及的「主動回應對方來表達你對他的重視」,在我們數千百次的日常互動中,我們的孩子也會經歷同到樣的過程。如果你向你的孩子詢問他有關於學校即將舉行的舞會,並得到孩子積極及滔滔不絕的分享,你可能會更大膽地問他更多細節問題,推進一個更深入的討論。相反如果孩子回應你的第一個問題就很粗魯,你可能就會退縮,不再多問。
而我們的孩子其實很常通過說一些消極的話,來測試我們的態度,看看我們是否會同理他們,給予他們關心。 如果我們展現理解並給予他們富有同理心的回應,即使他們表達了消極的情緒,他們也會相信我們可以理解到到他們的真實感受,他們會更加敞開心扉,讓我們接觸他們內心脆弱的部分。
但一旦我們忽視、並否認他們的感受,把專注力放在糾正他們或者否定他們,他們就會在自己的內心築起一道高聳的城牆。 如果這種互動經常重複,孩子們就會養成把感受藏在心裡的習慣。 他們不僅不想跟我們建立聯繫,孩子更會頻繁地拒絕我們的邀請,對我們感到厭惡及失望。
3.如何培養與孩子的親密關係
1. 注意孩子對您的回應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他們隨時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並想要馬上表達出來,同時他也會期待你正面積極的回應。只是這個時候你可能在忙於做其他事情,但如何回應他們的說話,對於建立親密關係真的不能忽視。如果你不全心全意地關注他們,你就不會做出真心真意的回應,或者更糟糕的是,你會做出拒絕他們的行動。
如果當孩子想與我們分享他的感受,而我們當刻拒絕了回應孩子,當您之後想試圖讓您的孩子告訴你您今天他在學校發生的事情時,這時您向孩子作出的邀請,但孩子已經關上心房不想與您分享了。那都是因為您當初沒有好好回應他們的需要。所以在孩子對您發出邀請時,請您先放下手上的事情,全心全意地給予您的孩子關注與愛吧!
2. 無論孩子向您説什麼,都訓練自己以同理心回應孩子
如果你的女兒在放學後爬上車,然後用負面的字句來向你打招呼,比如「爸爸,你知道我討厭那種音樂,我們就不能聽聽我喜歡的音樂嗎?」或者「媽媽,我度過了糟糕的一天,這都是你的錯,因為你…」這都是展開一場爭論,對你來說又是否似曾相識呢?讓我們正面地去分析這件事,這是孩子向我們拋出的一個邀請:她在問你是否會同理她,您是否關心對她來說重要的事情,您是否願意傾聽她的問題以便她能夠處理她的感受,以及您是否會幫助她讓事情變得更好。
我了解雖然我們是孩子的家長,我們也只是一個普通、平凡的人,所以很自然地當下的您會想對她發脾氣。但如果您能深呼吸並以同理心回應孩子,您會發現您可以扭轉整個局面。所以您可以嘗試這樣回應:
「真的,您不喜歡這個樂隊?好的,我會關掉它,我們可以一邊開車一邊討論播放什麼音樂,這樣我們就可以找到我們都喜歡的東西。」
或者:
「哇,你聽起來好像度過了非常糟糕的一天!告訴我怎麼回事兒。」
當然,你可以問她是否真的認為她糟糕的一天都是您的錯,而她幾乎肯定會道歉。但如果你可以告訴她您理解,沒關係,與此同時您們沒有吵架,那就會化危機為機會,讓您們之間的親子關係漸漸變得更加親近。
3. 如果您對孩子伸出手時沒有得到想要的回應,請退後一步,看看您如何邀請孩子與你溝通。
如果你想與孩子建立更深厚的親子關係,請不要專注在這一刻改正孩子的行為。我們在給予孩子意見之前,首先我們要以同理心明白孩子。當孩子感受到被接納,被理解,他會更容易打開心扉好好聆聽你想教導他的事情。
4. 如果孩子對你説出攻擊性的説話——不屑、諷刺或茫然的眼神——盡量不要用憤怒來回應。 相反,展示你的脆弱和傷害。
讓孩子知道你感到多麼受傷,就會讓孩子減少繼續攻擊您的可能性,改而轉身離開。 您的孩子更可能會因為傷害了您而感到難過,那都是因為您在第一步就沒有通過反擊來令這個溝通惡化。
然後當你不感到受傷和生氣時,你可以告訴孩子你得到這種回應的真實感受。 試著只談論你的感受,而避免用糾正的語氣來告訴他們做錯了甚麼。你可以從邀請他們分享來展開您們之間的對話,這樣就不會讓他們產生任何導致他們對你做出傷害性反應的怨恨。 你可以像這樣對孩子說:
「寶貝,你說我總是站在你哥哥這邊的時候,我很受傷,因為我在努力做到公平。你的聲音聽起來很生氣,但聽起來你真的認為我做得不公平,那一定傷害了你。 告訴我更多關於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的原因,好嗎?」
5. 在你的日程安排中騰出時間與孩子進行親密互動。
通常,我們花了整整幾天甚至幾週的時間,重心都放在讓孩子完成他們每天所需要完成的事情,而沒有花時間真正與孩子建立親子聯繫。大多數父母都無法想像他們還能在哪裡找到更多時間來與孩子加深聯繫。
那就讓我們試著尋找隱藏在日程安排中的親密機會吧!一旦找到加深親子聯繫的好機會,那就讓我們放慢腳步,與孩子創造一個親密的相處時間。這種時機可能是早上幫女兒整理頭髮的時候,一定要給她一個擁抱和親吻的時候,或者下午和兒子在車裡聽你們都喜歡的音樂時,或者在睡前的時候你和你的孩子一起躺下十分鐘。
親密感通過我們的每一次互動,會加深或是消退。好消息是每一次互動都是一個機會,讓你們的親子關係發展轉向積極的軌道,加深你與孩子的聯繫。從今天開始的第一步,你可以嘗試花一周時間來關注,當孩子主動聯繫您時,您的反應是甚麼?當您開始留意自己的行動,就可以將整個家庭的基調轉變為積極、和諧的方向。讓家庭內的交流與交流,都是充滿有意義的示好和關懷的回應。
歡迎你按此,了解由郭博士和英國倫敦大學精神科醫生Dr Farhana一起為亞洲的家庭所準備的HappyMe安定孩子情緒遊戲和故事。
兒童心理學博士:3個方法教出成功的孩子
孩子嬲爆爆好頭痕?3個方法讓孩子正確抒發憤怒
哈佛研究: 想培養堅強,成功的孩子?要小心這三件事!
用這3個方法,孩子的學習能力會越來越高
用這3個方法,孩子的學習能力會越來越高我們都希望孩子的學習能力能夠越來越好,但是實際上要怎麼做,才能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今天我
哈佛研究:3個貼士提升孩子睡眠質素
小孩焦慮時需要的不是叫他勇敢,用這三個方法,教出自信的孩子
小孩焦慮時需要的不是叫他勇敢,用這三個方法,教出自信的孩子孩子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可能因為要面對不同事情會有焦慮的情緒。很多家長在孩子焦慮時,會想要說:「勇敢一點,你面對到的。」希望以此幫助減低孩子的焦慮感。不過很多時候這句說話未必真的能平伏孩子內心的焦慮。今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