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培養 小朋友 閱讀習慣?一定要識這2招!
想培養 小朋友 閱讀習慣?今天我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想跟你分享 小朋友學習閱讀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 時容易忽視但很重要的技巧。
提到閱讀理解,我們首先聯想到的想必是多看書。沒錯,書本的確很重要,但要建立良好的語言能力,其實不能單靠看書。現今網絡媒體發達,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YouTube 、電視等電子媒介, 我們又能否借助這些平台,提升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一、總括能力 (Summary skills)
下一次與孩子看電視劇,不妨問他:「你覺得今集主要的想說什麼?」 ,甚至是你跟朋友看完電影,也可以問:「 我們能不能夠用5句總括故事的來龍去脈?」 這時,其實你就在考驗自己,考驗身邊人做總括,提煉故事主旨的能力。提到說故事,一般都會想到「開首、鋪墊、高潮、結尾」四部曲,但要說出動人的故事,除了順序覆述外,還可嘗試「Someone Wanted But So Then」的方式!
Someone | 故事的主角是誰? |
Wanted | 主角有什麼期盼/願望/想做的事? |
But | 主角遇上了什麼問題? |
So | 主角如何解決問題? |
Then | 結局如何?主角獲得什麼啟示? |
「Someone Wanted But So Then」的好處是小孩可以清晰聯想到故事情節之間的關聯,拓展對該故事的想像和認識,不再只局限於事情的先後次序。更重要的是,多練習總括故事內容,能幫助孩子謹記故事中重要的道理價值。
二、預測能力 (Prediction skills)
很多人也忽視了預測能力(prediction)的重要。試問自己,看到故事的一半,能否預測到男女主角下一步會做什麼? 其實這個能力也可以借助閱讀和瀏覽各種電子媒介如看電影時建立。比如說。下次看到電視的一半,你可以問孩子或者身邊朋友:「你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這時,藉著鼓勵孩子預測後面的情節,你其實也在測試孩子對前半部的理解。如果孩子能夠做出大致正確的預測,他應該也大致掌握到目前的內容。其實除了書本和電子媒介外,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多與孩子練習預測能力,例如看到一個空瓶,我們可以嘗試問孩子:「你覺得這裡能容納多少糖果?」,並鼓勵孩子給予原因佐證。久而久之,孩子的預測能力將會有所提升。
你有聽說過這兩大閱讀理解的技巧嗎?如果沒有,不妨今晚跟孩子嘗試一下上述的小秘訣,早日由日常生活開始啟發孩子多思考、理解身邊的人和事!
如果你的孩子也是4至12歲,我鼓勵你了解一下由我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以及英國倫敦大學的精神科醫生 Dr. Farhana,我們一起為香港家庭所準備的HappyYou親子故事會。在HappyYou親子故事會,我們會教導管理情緒的技巧,同時提升小朋友的中英文能力:https://learn.drrosakwok.com/happy_you/
如果你想與郭博士做線上一對一諮詢, 請教郭博士有關孩子成長的問題/情況, 歡迎你在facebook信箱pm郭博士的團隊: https://www.facebook.com/drrosakwok
兒童心理學博士:3個方法教出成功的孩子
孩子嬲爆爆好頭痕?3個方法讓孩子正確抒發憤怒
哈佛研究: 想培養堅強,成功的孩子?要小心這三件事!
用這3個方法,孩子的學習能力會越來越高
用這3個方法,孩子的學習能力會越來越高我們都希望孩子的學習能力能夠越來越好,但是實際上要怎麼做,才能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今天我
哈佛研究:3個貼士提升孩子睡眠質素
小孩焦慮時需要的不是叫他勇敢,用這三個方法,教出自信的孩子
小孩焦慮時需要的不是叫他勇敢,用這三個方法,教出自信的孩子孩子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可能因為要面對不同事情會有焦慮的情緒。很多家長在孩子焦慮時,會想要說:「勇敢一點,你面對到的。」希望以此幫助減低孩子的焦慮感。不過很多時候這句說話未必真的能平伏孩子內心的焦慮。今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