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
  • Blog
  • /
  • 心理學家分析蔡天鳳一案, 如何預防孩子變成殺人犯?

作者: 郭博士Dr Rosa

March 14, 2023

親子溝通


心理學家分析蔡天鳳一案, 如何預防孩子變成殺人犯?

 

我相信你的家庭都已經聽過蔡天鳳慘案, 在這篇文章中, 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整理了三大重點去分析這一件案件, 最希望能夠達到的目的, 就是希望讓家長在日常生活之中, 當我們與小朋友交流時, 我們有三件事是必須要注意的, 讓我們不要把孩子栽培成一個殺人犯。

為了準備這篇文章, 我和英國的一位教養心理學家 Dr Elle Boag 開了一個會, Dr Elle Boag是一位心理學副教授,  在英國專門研究有人格障礙的重罪犯, 她就看了這些重罪犯的童年以及他們成長後犯罪的關聯。我整理了三大角度, 希望能夠幫助家長反思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與孩子溝通時,有三點我們需要注意。


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整理了三大重點去分析這一件案件, 最希望能夠達到的目的, 就是希望讓家長在日常生活之中, 當我們與小朋友交流時, 我們有三件事是必須要注意的, 讓我們不要把孩子栽培成一個殺人犯。
 

第一點: 到底殺人犯是天生的, 還是後天所養成的?

3

通過這一件慘案,我們可以看到犯罪者有三大人格障礙: 

第一就是變態型人格 (psychopathy);

第二就是反社會人格;

第三就是自戀型人格。

何謂變態型人格 (psychopathy)? 

4

有變態型人格的罪犯對別人完全沒有同理心, 他們只會對自己有同理心,例如他們會想:「在這件事情上我的利益有被侵害嗎?」

擁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的人有以下三大特徵:

9

-不負責任

-為了一己私欲,會剝削其他人

-犯錯後沒有悔意

擁有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有以下三大特徵:

12

- 會有膨脹的自我觀感 (會覺得自己十分重要)

- 需要其他人覺得自己十分重要,要別人尊重自己

- 當發生問題的時候, 這一類人經常認為自己沒有錯,是別人的錯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也告訴我們, 有這一類人格障礙的人的童年也經歷很多虐待, 他們的童年也有很多好可憐的經歷。這一類的小朋友, 他一開始會有這一類的人格障礙是一種自我保護, 只不過慢慢當這些人慢慢長大,就會變成: 我會選擇這樣做, 是因為我想這樣做。

所以當我們要回答這個問題:到底殺人犯是天生的, 還是後天栽培的?

其實兩者皆有, 這一類的人很多時候是天生已經可能是有一點的基因令他們有暴力傾向,但是很多時候, 我們都會看到這些小朋友的家庭環境也激起了這些小朋友有暴力傾向的基因。所以在日常生活之中, 我們也要注意小朋友會否顯示了某一類的特徵, 我們會在第二點探討這些特徵。

第二點:我們要留意一下孩子會否有以下七大特徵

16

      1. 小朋友有沒有自己的朋友

  1. 如果小朋友有朋友的話, 他又會不會經常想操控別人 (manipulative), 讓他們聽自己所說的話, 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2. 在一個團體裏小朋友會不會整天要做設立不同的規矩的那個人
  3. 孩子會否傷害小動物
  1. 孩子會否想掌控所有事情, 想把所有東西都是在自己的控制範圍之內
  2. 小朋友會否缺乏同理心, 例如小朋友能否理解到對方很痛苦
  3. 小朋友會否習慣說:「我是沒有錯的, 對方才是錯的。」

當然我並不是說, 所有想有掌控權的小朋友, 未來也有成為殺人犯的傾向, 我們要宏觀地留意小朋友會否同時擁有以上七大症狀。

如果小朋友經常說自己沒有錯, 對方才是錯的,我們就要開始介入了。先同理小朋友的感受, 同時也要讓小朋友學習看到對方的需要, 從對方的角度了解這件事。

第三: 我們要留意自己在家庭中使用的詞語

24

在蔡天鳳這件案件中, 我們看到犯案者對女性有一個輕蔑的態度, 或者一個輕視的態度。所以我們也要注意一下在家裡我們用什麼詞語和小朋友溝通, 例如當我們與小朋友談話時, 當我們提及其他女性時, 我們會不會用一點比較輕視了的詞語去形容不同的女性呢? 

有時家長也會覺得的小朋友進了房間了, 他應該聽不到我們所說的話了, 其實小朋友的耳朵就好像蝙蝠的耳朵, 為了適應夜間捕蟲的需要,蝙蝠的聽覺非常靈敏, 耳朵的構造也十分複雜,耳珠都很大,幫助蝙蝠接收音波的回音。其實小朋友的耳朵就如蝙蝠的聽覺如此靈敏,當我們覺得小朋友已經進了房間, 應該聽不見我們說話了, 其實小朋友對於負面、比較輕視式的溝通, 他是會特別留意的。因此,如果我們不小心裏我們用了一點輕視的詞語去形容男性或女性,當小朋友聽到這些詞語,孩子就會上網查一下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呢? 然後小朋友就像海綿一樣, 就會吸收了這些這樣的詞語的意思。

你可能會問: 那麼我們如何預防自己的小朋友成為一位殺人犯?

在日常生活之中裏, 我們要多與孩子談及情緒, 例如

  1. 小朋友今天有什麼感受嗎? 
  2. 發生了不同的事情時, 小朋友的看法是如何? 他的感受是怎麼樣?

其實很多時候有自戀型人格的人, 或者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的人, 他很多時候是對自己的情緒或自己的感受是脫軌的, 如果一個人連對自己的情緒都不認識, 也不知道自己正在經歷什麼情緒,他就很難理解到對方是痛苦的, 而當一個人很難理解到對方的痛苦的時候, 他就很難建立同理心。所以, 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之中, 多點去聽一下小朋友現在經歷什麼情緒, 並且用同理心去回應小朋友, 因為只有當小朋友的感受過原來身邊的大人都是重視自己的感受, 小朋友才會明白當自己有難受的情緒時, 自己可以和身邊的大人聊一聊, 然後小朋友才能够帶著這一份同理心去對待身邊的人了。

如果你也希望提升孩子管理情緒的能力, 歡迎你留意由我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和英國倫敦大學精神科醫生Dr Farhana一起聯同英國倫敦大學, 為你的家庭所準備的<<兒童情緒動畫系列>>。在<<兒童情緒動畫系列>>中,你的孩子會學習留意自己和別人的情緒, 從而提升孩子的同理心和社交技能。<<兒童情緒動畫系列>>適合三歲以上的孩子: https://learn.drrosakwok.com/happymetrial/

20250109 3個方法與孩子一起正面迎接蛇年 拷貝

3個方法與孩子一起正面迎接蛇年,迎接好運

3個方法與孩子一起正面迎接蛇年,迎接好運我們很快就會送走龍年跟孩子一起迎接蛇年。很多時候家長會在這段期間,看看我們屬於甚麼生肖,在這段期間要準備好甚麼,才能好好準備迎接蛇年。其實我們如果能在心靈上進行大掃除,做一點斷捨離,這都能夠幫助我們用一個更好的心態。以一個更健康的心態面對蛇年。今天我

Read More
20 Jul Facebook Live Preview Post

3大方法,幫助子女解除焦慮!

3大方法,幫助子女解除焦慮!近期動畫電影Inside

Read More
6 Jul Facebook Live Preview Post

用這三個方法,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

用這三個方法,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想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但又不知道從何入手?在這篇文章中,我兒童心理學博士Rosa會與你分享三個方法,幫助你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第一個方法:認同小孩的觀點,然後同理如果你對於小孩的不開心做不到甚麼,你可以做的就是同理。有顆明白的心能夠幫助人排解情緒。如果你的小孩的負面情緒和那個情況的嚴重性不成比例,要記住一點:我們都會儲起情緒,當我們找到避風港,才會一次過釋放和感受這些情緒。然後我們才會冷靜下來。你可以嘗試說:「外面下雨,你一定很失望對吧?」、「我知道要你放下玩具,過來吃晚餐很困難,不過現在是晚餐時間。」、「我知道你想如其他小朋友一樣晚點睡覺。」為甚麼這個方法能夠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有兩個原因:第一,當小孩體驗到被同理後,也會自己發展出同理的能力。第二,同理能夠幫助小孩根據他們自身的經歷了解,有甚麼觸發到他們有這樣的情緒。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感受原來有一個名字可以形容,對於學習情緒管理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早期學習工具。第二個方法:容許小孩表達情緒否定或者看輕小孩的情緒,會帶給小朋友一個訊息就是原來有些感受是可恥,不能接受的。有些小朋友甚至會聯想到,因為自己有這些可恥的情緒,自己整個人也是可恥的。因此,我們要接納小朋友的情緒。否定小孩的恐懼或者憤怒不會令他們停止有這些情緒,反而有可能令到他們抑壓這些情緒。不幸地,被抑壓的情緒不會自己消失,因為情緒應該要抒發出來。這些被抑壓的情緒困住了,找不到一個出口,因為他們沒有被有意識地被管理,現在只會不受控的彈出來,例如當小朋友不懂得以言語表達自己的感受,就會容易出現打人的行為。所以,作為小朋友身邊的大人,我們應該教導小朋友,我們可以接納不同的情緒不同情緒,但我們可以選擇以什麼方式來回應這些情緒。你可以嘗試說:「你因為弟弟弄壞了你的玩具,感到十分生氣,我明白,你也知道在這個家,我們是不打人的。嘗試用言語告訴弟弟你的感受。」、「你對於今天的校外考察好像感到很憂慮。在我讀幼稚園的時候,也對於校外考察感到很緊張。讓我們來討論一下這件事,好嗎?」為甚麼這個方法能夠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因為接受小孩有不同的情緒,其實在幫助小孩接納自己的情緒,這樣能夠讓我們自己消化情緒,更好的調整情緒。如果我們真的想教導孩子管理情緒,真的千萬不要等到孩子憤怒了,才來教導孩子管理情緒。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一步一步教導孩子管理情緒,讓挑戰來臨時,孩子已經能夠懂得面對。《HappyYou一整年快樂計劃》內裏有一個故事,名叫《歪掉的單車輪》,這個故事教導孩子當學習一個新事物,例如踏單車,總會遇上令我們感到沮喪的時候,我們該如何用健康的心態面對失敗:https://app.happyyoufamily.com🚨好消息來喇!🚨

Read More
15 Jun Facebook Live Preview Post 1

聰明父母這樣做!幫助孩子暑假學自律

聰明父母這樣做!幫助孩子暑假學自律漫長暑假來到,孩子的時間到底要怎麼安排才好?讓孩子學才藝?報名參加夏令營活動?到補習班加強課業?或是安排全家出門去旅行?這些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計畫。在這篇文章中,我兒童心理學博士Rosa會與你分享三個方法,幫助你善用這個暑假,搞出自律的孩子!第一個方法:在小孩年紀最小的時候開始給他們朗讀書本不只是在睡前時間朗讀,你可以買硬卡書和軟布書當作小孩的第一批玩具,把它們與零食一起放在媽媽包裏隨身攜帶。創造「舒適時間」,這個方法用愛和擁抱着閱讀,連繫你與小孩一起。任何時候當其中一人需要小休一會,拿本書閱讀給小孩。小孩發脾氣後、午飯時間時、放學後、當你在享用咖啡時,任何時間也可以是舒適時間。最近,我與一個11歲的小孩聊天,他分享給我說,他一天內最快樂的時間是晚上和媽媽一起躺在床上,一起聊天和講故事。所以千萬不要低估你和小孩一起閱讀的時間!第二個方法:小孩識字後,也不要停止朗讀的習慣這個小貼士很重要。只要小孩願意,繼續保持朗讀的習慣。持續朗讀給小孩能夠引起他自己閱讀的興趣,及發展他的技能。另外,還能為你們討論關於價值觀和選擇的話題提供不少靈感。作為家長,如果你覺得疲倦,可以引導小孩自己閱讀,講故事。因為講故事的過程訓練了小孩的三大能力。第一,總結故事的技能。因為小孩要短時間內吸引家長的注意力,所以學會要綜合故事內容。第二,前後鋪排的技能。因為小孩以口述方式分享給家長聽。在分享之前,他需要思考先說甚麼,後說甚麼,自己組織、鋪排故事的邏輯順序。第三,專注力。在分享之前,小孩需要抑壓所有不關事的東西,想清楚故事內容是甚麼,然後專心講故事給家長聽。講故事雖然看似簡單,但其實已經訓練了小孩三個能力。第三個方法:嘗試用漫畫吸引不願意閱讀的小孩對有些小孩來說,漫畫是個開始閱讀的起點,因為相比章節書,漫畫沒有這麼可怕。以Bill

Read More
20241226 4招引導孩子做2024年度回顧

兒童心理學博士:4招引導孩子做2024年度回顧,激發2025潛能!

兒童心理學博士:4招引導孩子做2024年度回顧,激發2025潛能!我們即將踏入2024年的尾聲。來到一年的尾聲,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讓我們陪伴孩子回顧過往一年,我們有甚麼做得好的地方,有甚麼是我們希望來年也會繼續努力。今天我

Read More
20241219 教導孩子3個聖誕節意義

教導孩子3個聖誕節意義

教導孩子3個聖誕節意義聖誕節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讓孩子留意一下自己身邊美好的小事情,亦可好好感恩身邊曾對自己好的人。今天我

Read More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你也想好好跟孩子說話,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密切?
歡迎你免費訂閱郭博士的電子報,我會在每周與你分享與孩子溝通的技巧。

>

免費報名參加郭博士與英國倫敦大學精神科醫生一起為亞洲的家庭所準備的兒童情緒動畫系列的體驗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