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 教好 小朋友? 兒童心理學家3招有效管教孩子
如何 教好 小朋友? 當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家長容易處於一個兩極的狀態,要不就是對孩子過分嚴厲,令孩子自信心受挫;要不就是太寬鬆,令孩子處於一個為所欲為的狀態。我們該怎樣拿捏好平衡?
這篇文章中,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會與你分享三個有科學根據的方式,讓你好好與孩子溝通,幫助您管教好孩子!
第一:對孩子過分嚴厲,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很多家長也會以孩子對自己的服從性感到驕傲。你也許也有留意到,你身邊的朋友如果是比較嚴厲的話,他們的孩子也可能會在小學時期對他們唯唯諾諾,但你也會留意到這些孩子普遍來說1)會比較難為自己作出一個決定,2)令孩子長大後容易有羊群心態,盲目跟隨別人的說話,3)容易長大後總認為自己是受害者,更嚴重的話,孩子長大後也會較容易變為霸凌者(因為孩子從來沒有學過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這一類的孩子長大後也較容易有抑鬱症。
我相信你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要經歷這些負面影響,那麼怎樣才是一個較好的平衡?當我們教養孩子的時候, 我們需要遵守以下四大原則:
1)一切的教養先從良好的親子關係建立起來,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是他的隊友,而不是他的敵人。
2) 我們要從孩子的角度去觀看這個世界,即使在設下界線的時候也真真正正打從內心同理孩子的感受。
3)避免懲罰孩子,你的目的是要教導孩子,任何懲罰也會令孩子養成暴戾的性格。
4)真真正正問一問自己內心:「有那些界線是必須要設下的?」我們要記着,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要盡量是親密、快樂的。過多的界線只會令孩子感到沮喪,並且也容易令孩子覺得與我們之間的距離很遠。
那麼有哪些界線是最重要的?你其實已經知道了答案,第一,孩子的安全性,這也包括孩子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們要教導孩子要尊重他人,這同時也包括教導孩子在不攻擊他人的情況下,向對方表達自己的需要。其他的界線將會是次一等的,這包括例如孩子要慢慢學習整理自己的房間,當然孩子也要慢慢學習不要在別人說話的時候,隨便打斷對方。如果你願意從孩子的角度去觀看事情,並且觀察孩子這個歲數是不是讓孩子學習這些界線的好時機,慢慢你就能夠拿捏好一個中庸之道,在適當的時候教導孩子。
好的,我明白了要設下界線,那為什麼家長不能只是「數到三,然後打孩子」?
因為過去25年的兒童心理學研究已經告訴我們,任何嘗試控制孩子的方法,只會令孩子產生更多暴戾的行為(你也可以回想當有人想強迫你做一件事的時候,相信你的內心也不會喜歡這個人,對嗎?)所有人當感到自己被強迫做一件事的時候,我們也會對對方有反抗。
當我們願意從孩子的角度去觀看這個世界,並且同理孩子,孩子會較願意聆聽我們所設下的界線。
第二:設下界線與懲罰孩子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
當我們願意同理孩子,並且設下界線,我們對孩子的愛會讓孩子想跟隨我們的教導,並且在未來即使你不在孩子的身邊,孩子也能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作出好的選擇。
相反,懲罰孩子只會令孩子有更多暴戾的行為,並且只要大人不在孩子的身邊,孩子就不會作出任何負責任的行為。
第三:我們要記得我們要設下界線的是針對孩子的行為,我們可以接納孩子所有的情緒
很多家長也會對我說:「但當我設下界線的時候,我的孩子會大哭!」
我們要記得,孩子是絕對可以有情緒的, 每一個人也會有情緒,所以當孩子聽到我們的界線時,孩子內心所產生的憤怒和失望當然也是正常的。我們要陪伴孩子做的就是陪伴孩子一起接納和面對他的情緒,當我們願意這樣做的時候,孩子內心的無力感就會減低,這樣能減少孩子胡亂發脾氣的機會。
相反,如果我們拒絕接納孩子的憤怒和失望(即是代表如果我們沒有以同理心應對孩子的情緒),孩子內心深處就會覺得自己是不被接納的,孩子也會覺得十分孤獨。由於孩子並沒有消化他的憤怒和失望,這些情緒只是被壓抑了,慢慢這些情緒就會被放大,同時種下「抑鬱症」的種子。
因此,我經常與家長分享,我們就好像一個大海一樣,可以接納由不同的河流而來的水。河流的水就好像是孩子的情緒,我們願意同理孩子的感受,設下界線,也願意接納孩子因為這個界線隨之而來的失望和憤怒情緒,我們願意陪伴孩子, 明白孩子會哭,當我們願意這樣做的時候,最終孩子就能夠接納這件事,然後繼續過他的生活。當我們願意陪伴孩子經歷這些不同的步驟,慢慢孩子就能接納我們所設下的界線,並且他能為自己找出一個方向,例如孩子會說:「的確這一刻我不能與我的好朋友一起玩耍,不過我明天會再看到他。」只有當家長願意接納孩子的情緒,孩子才能安定下來,來想一想其他辦法。
當我們願意這樣做的時候孩子就會學到這個世界並不是為着他轉,但他能得到更好的事物:就是一個願意接納和愛自己的父母。當我們願意做出以上的步驟,我們就真的能向孩子表達我們對他的愛是沒有條件的,而家長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就是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以及內在滿足感的第一步。
當我們願意這樣做的時候,孩子也會學懂自己的情緒並不是恐怖的,情緒就好像晴天和雨天,雨天過後,晴天也會再次來臨。慢慢孩子就會學懂消化自己的情緒,幫助自己平靜下來。

三句蒙特梭利式的話語,讓你提升孩子的學習成效

超有效!FBI專家教你三個方法,讓孩子更願意合作

父母三句鼓勵說話,讓孩子輕鬆適應上學的轉變

陳敏之 — 擔起頭家的堅強女兒,從小教導孩子金錢觀

用這三個方法,讓你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