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學家10個方法與孩子歡度有意義的聖誕
很多時候家長也會把專注力放在與孩子安排不同的聖誕活動,準備不同的聖誕禮物,其實聖誕節也是一個時間,讓我們好好回顧過去的一年,並幫助孩子懷着感恩的心,學懂奉獻、感恩和分享。
今天我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會與你分享10個有科學根據的方法,讓你能與孩子歡度一個有意義的聖誕。
1. 溫馨地提示小朋友聖誕老人會希望見到我們有善意的行為

作為一位兒童心理學家,我一直比較反對我們對孩子說:「聖誕老人會留意你是不是不聽話,會留意你有沒有乖乖做功課。」說實話,難道在沒有人觀察的時候,我們希望孩子做壞的行為嗎?因此,我不喜歡用這種「監視」的方式與孩子溝通,我希望讓孩子打從心底學習以善心對待他人的重要性。因此,我會對孩子說:「聖誕老人喜歡看到你以善心對待他人。」讓孩子學習為別人付出,關心他人。
2. 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我們可以在家裏建立一個「感恩之瓶」,每一晚提醒家人拿一張紙,寫下自己所感恩的事情。很多時候孩子都會以為宏大的事情才值得感恩,這時候我們可以提醒孩子家裏的每一件小事物也值得我們心存感恩,例如一家人能夠聚在一起已經十分難得,又或者家裏有雪櫃,能夠把食物保存於一個新鮮的狀態,這並不是每一個家庭的孩子都能擁有的,我們要為自己所擁有的事物心存感恩。然後家長可以在聖誕節前夕把這個「感恩之瓶」打開,並把家人所感恩的事情讀出。
3. 為遠方的家人準備一份小禮物

今年聖誕正值疫情的期間,很多祖父母可能在這個聖誕節也未必能看到自己的孫兒女。因此,我們可以陪伴孩子為遠方的家人準備一份小禮物,我們也可以邀請孩子寫下他對遠方的家人的牽掛。
4. 讓孩子學習準備有意義的禮物

我們可以陪伴孩子一起準備一些簡單、不昂貴、有趣的禮物來送給孩子的朋友或表兄弟姊妹,這可能包括孩子會準備一些簡單的曲奇餅、糖果、簡單的兒童首飾。這能讓孩子學懂一份好的禮物並不一定是昂貴的,最重要的是送禮者的心意。
5. 讓孩子為社會上的弱勢社群出一分力

聖誕節正值冬天,很多社會上的弱勢人士也未必能夠有聖誕餐、禦寒衣物,我們可以在聖誕期間,與孩子在保存社交距離的環境下,同時為社會上的弱勢社群出一分力,例如我們可以幫助社區運送物資給社會上的弱勢人士。
下星期三電子報的題目:每日一善,我會向你提供在12月如何通過每天行善(kindness),教導孩子我們要學懂與別人分享,拖比受更有福。歡迎你按下以下連結(https://learn.drrosakwok.com/calm_newsletter ),免費訂閱郭博士的電子報, 你便會於明天收到這個家長錦囊
6. 在聖誕期間避免家庭中的電視長期開着

在聖誕期間,電視機上也會充斥着不同兒童玩具的電視廣告,為了讓孩子感受到聖誕的真正意義並不是在於擁有新的聖誕禮物,而是在於與家人相處的珍貴時間,學懂分享和奉獻,以帶有善心的方式對待他人。更好的處理方式是幫助孩子把專注力放在佈置家庭,又或者幫助他人。
7. 陪伴孩子做「斷捨利」,並把孩子不再需要的東西給予真正需要的人

每一年我們也可以在家庭中抽一些時間來幫助孩子清潔和修復他不再使用的衣物和玩具,並且把這些衣物和玩具捐獻給真正有需要的人。家長也要留意,我們絕對不能強迫孩子放棄物品,這件事一定要是孩子打從內心自己想做的,如果你留意到孩子不想與別人分享,那麼我們便不需要急於做這一步。
8. 陪伴孩子把專注力從禮物中拿走

當我們問不同的孩子你最喜歡聖誕節是因為些什麼?很多孩子也會告訴你是因為聖誕禮物!其實聖誕節是一個十分特別的時間,它所代表的意義遠超過於聖誕禮物。讓我們在這個假期中抽一些時間來與孩子討論在聖誕節中,有什麼事情是讓他們感到快樂和被愛的。
每一個孩子的答案也可能不同,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為能夠見不同的親朋戚友而感到快樂,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為能夠在聖誕大餐中看到堂兄弟姊妹而感到歡欣。在這一個步驟我們希望能夠鼓勵孩子想一想聖誕節除了禮物以外能帶給我們快樂的事物。當我們鼓勵孩子在聖誕節期間為別人付出,孩子也會學到「施比受更有福」這個道理。
9. 開始一個新的家庭活動

家庭的傳統活動是其中一個令我們感到快樂的來源。聖誕節快臨近,我們可以陪伴孩子來想一想有沒有新的家庭活動我們想在今年開始?這些傳統可以來自不同的事物,例如有些家庭喜歡「遊車河」,父母會帶孩子觀看不同的聖誕燈飾,對某些家庭來說,他們喜歡在這個時候陪伴孩子支援社會上的貧困家庭,提醒孩子我們要為自己已經擁有的事物感恩。如果我們願意這樣做,每一年的聖誕節孩子就會有一個傳統活動可以做,同時孩子也會因為這些家庭傳統活動而與你建立更加密切的親子關係。
10. 切勿忘記在聖誕期間幫助孩子保留獨處的時間

很多時候在聖誕期間,因為我們需要見不同的親朋戚友,很多時候孩子的時間表也會比較頻密。我們要留意一定要為孩子的時間表內保留留白、獨處的空間,不然當孩子與不同的人相處的時候,孩子的內心會積累不同的情緒,這些情緒需要在孩子獨處的時間沉澱下來,這才能確保孩子不會因為受壓的情緒而忍不住對別人發脾氣。
如果你的孩子也是3至13歲,歡迎你按此,了解一下由我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以及英國倫敦大學的精神科醫生 Dr. Farhana,我們一起為香港家庭所準備的HappyMe——安定孩子情緒遊戲和故事系列。

3個方法與孩子一起正面迎接蛇年,迎接好運
3個方法與孩子一起正面迎接蛇年,迎接好運我們很快就會送走龍年跟孩子一起迎接蛇年。很多時候家長會在這段期間,看看我們屬於甚麼生肖,在這段期間要準備好甚麼,才能好好準備迎接蛇年。其實我們如果能在心靈上進行大掃除,做一點斷捨離,這都能夠幫助我們用一個更好的心態。以一個更健康的心態面對蛇年。今天我

3大方法,幫助子女解除焦慮!

用這三個方法,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
用這三個方法,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想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但又不知道從何入手?在這篇文章中,我兒童心理學博士Rosa會與你分享三個方法,幫助你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第一個方法:認同小孩的觀點,然後同理如果你對於小孩的不開心做不到甚麼,你可以做的就是同理。有顆明白的心能夠幫助人排解情緒。如果你的小孩的負面情緒和那個情況的嚴重性不成比例,要記住一點:我們都會儲起情緒,當我們找到避風港,才會一次過釋放和感受這些情緒。然後我們才會冷靜下來。你可以嘗試說:「外面下雨,你一定很失望對吧?」、「我知道要你放下玩具,過來吃晚餐很困難,不過現在是晚餐時間。」、「我知道你想如其他小朋友一樣晚點睡覺。」為甚麼這個方法能夠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有兩個原因:第一,當小孩體驗到被同理後,也會自己發展出同理的能力。第二,同理能夠幫助小孩根據他們自身的經歷了解,有甚麼觸發到他們有這樣的情緒。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感受原來有一個名字可以形容,對於學習情緒管理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早期學習工具。第二個方法:容許小孩表達情緒否定或者看輕小孩的情緒,會帶給小朋友一個訊息就是原來有些感受是可恥,不能接受的。有些小朋友甚至會聯想到,因為自己有這些可恥的情緒,自己整個人也是可恥的。因此,我們要接納小朋友的情緒。否定小孩的恐懼或者憤怒不會令他們停止有這些情緒,反而有可能令到他們抑壓這些情緒。不幸地,被抑壓的情緒不會自己消失,因為情緒應該要抒發出來。這些被抑壓的情緒困住了,找不到一個出口,因為他們沒有被有意識地被管理,現在只會不受控的彈出來,例如當小朋友不懂得以言語表達自己的感受,就會容易出現打人的行為。所以,作為小朋友身邊的大人,我們應該教導小朋友,我們可以接納不同的情緒不同情緒,但我們可以選擇以什麼方式來回應這些情緒。你可以嘗試說:「你因為弟弟弄壞了你的玩具,感到十分生氣,我明白,你也知道在這個家,我們是不打人的。嘗試用言語告訴弟弟你的感受。」、「你對於今天的校外考察好像感到很憂慮。在我讀幼稚園的時候,也對於校外考察感到很緊張。讓我們來討論一下這件事,好嗎?」為甚麼這個方法能夠教出情緒穩定的孩子?因為接受小孩有不同的情緒,其實在幫助小孩接納自己的情緒,這樣能夠讓我們自己消化情緒,更好的調整情緒。如果我們真的想教導孩子管理情緒,真的千萬不要等到孩子憤怒了,才來教導孩子管理情緒。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一步一步教導孩子管理情緒,讓挑戰來臨時,孩子已經能夠懂得面對。《HappyYou一整年快樂計劃》內裏有一個故事,名叫《歪掉的單車輪》,這個故事教導孩子當學習一個新事物,例如踏單車,總會遇上令我們感到沮喪的時候,我們該如何用健康的心態面對失敗:https://app.happyyoufamily.com🚨好消息來喇!🚨

聰明父母這樣做!幫助孩子暑假學自律
聰明父母這樣做!幫助孩子暑假學自律漫長暑假來到,孩子的時間到底要怎麼安排才好?讓孩子學才藝?報名參加夏令營活動?到補習班加強課業?或是安排全家出門去旅行?這些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計畫。在這篇文章中,我兒童心理學博士Rosa會與你分享三個方法,幫助你善用這個暑假,搞出自律的孩子!第一個方法:在小孩年紀最小的時候開始給他們朗讀書本不只是在睡前時間朗讀,你可以買硬卡書和軟布書當作小孩的第一批玩具,把它們與零食一起放在媽媽包裏隨身攜帶。創造「舒適時間」,這個方法用愛和擁抱着閱讀,連繫你與小孩一起。任何時候當其中一人需要小休一會,拿本書閱讀給小孩。小孩發脾氣後、午飯時間時、放學後、當你在享用咖啡時,任何時間也可以是舒適時間。最近,我與一個11歲的小孩聊天,他分享給我說,他一天內最快樂的時間是晚上和媽媽一起躺在床上,一起聊天和講故事。所以千萬不要低估你和小孩一起閱讀的時間!第二個方法:小孩識字後,也不要停止朗讀的習慣這個小貼士很重要。只要小孩願意,繼續保持朗讀的習慣。持續朗讀給小孩能夠引起他自己閱讀的興趣,及發展他的技能。另外,還能為你們討論關於價值觀和選擇的話題提供不少靈感。作為家長,如果你覺得疲倦,可以引導小孩自己閱讀,講故事。因為講故事的過程訓練了小孩的三大能力。第一,總結故事的技能。因為小孩要短時間內吸引家長的注意力,所以學會要綜合故事內容。第二,前後鋪排的技能。因為小孩以口述方式分享給家長聽。在分享之前,他需要思考先說甚麼,後說甚麼,自己組織、鋪排故事的邏輯順序。第三,專注力。在分享之前,小孩需要抑壓所有不關事的東西,想清楚故事內容是甚麼,然後專心講故事給家長聽。講故事雖然看似簡單,但其實已經訓練了小孩三個能力。第三個方法:嘗試用漫畫吸引不願意閱讀的小孩對有些小孩來說,漫畫是個開始閱讀的起點,因為相比章節書,漫畫沒有這麼可怕。以Bill

兒童心理學博士:4招引導孩子做2024年度回顧,激發2025潛能!
兒童心理學博士:4招引導孩子做2024年度回顧,激發2025潛能!我們即將踏入2024年的尾聲。來到一年的尾聲,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讓我們陪伴孩子回顧過往一年,我們有甚麼做得好的地方,有甚麼是我們希望來年也會繼續努力。今天我

教導孩子3個聖誕節意義
教導孩子3個聖誕節意義聖誕節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讓孩子留意一下自己身邊美好的小事情,亦可好好感恩身邊曾對自己好的人。今天我